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今日头条 >
  • 江阴:推招智引才新政,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

    “十四五”开新局  科技日报记者近日从“江阴市第31届科技节·人才创新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要求和“霞客之光”产业自主创新攻关计划,在招智引才上推出“暨阳英才计划”升级版和相关配套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江阴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1-10-09
  • 科技赋能,构筑国产奶粉核心竞争力

      因为坚持科技赋能品质升级,坚持让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9月28日,飞鹤入选2021年全国“诚信兴商十大案例”。  近期,在飞鹤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年度会议上,飞鹤公布了最新成果:在母乳研究方面,飞鹤携手专家团队围绕母乳氨基酸、脂肪酸以及人与动物乳蛋白组比较、蛋白组学、低聚糖组学等方向,发表了8篇高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其中低聚糖组学方面学术论文,影响因子高达9 3。

    2021-10-09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我每年讲课讲到他们都会说他们早晚要得诺奖。”一接通电话,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茂君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诺奖颁给他们实至名归。  10月4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机制方面的突出贡献。

    2021-10-09
  • 6200米!我国植物种子采集刷新最高海拔纪录

     世界之巅的珠峰,因极寒、缺氧被视为“生命禁区”,但仍存在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命。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资源库”)种子采集队顺利完成“珠峰种子采集2021”任务,在珠峰6200米左右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2021-10-08
  • 120周年如约而至,2021年诺贝尔奖“次第花开”

      尽管全球仍被新冠疫情阴影笼罩,但科学家的光芒以及人们对科学的热情无法阻挡!2021年诺贝尔奖颁奖季10月4日起“次第花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化学奖各自“名花有主”。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扩展了人类的认知,也成为人类知识大花园中最宝贵的花朵。

    2021-10-08
  • 我国研发的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完成北极海底科学考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 自主水下机器人(以下简称“探索4500”)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日前,该所4名科考人员已随“雪龙”号科考船返回。

    2021-10-08
  • 中国科学家造出生命“光开关”

      遗传学连续几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大热门,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之前一直位列预测榜第一名。  用一束光控制生命活动,不仅炫酷而且魔幻,毕竟上帝创世第一天便说:要有光。  如果光照后肿瘤就能消失,如果光“指哪儿”药物就“打哪儿”,如果有了光神经活动就被激发……这样的魔幻随着合成生物学的精进,正在成为现实。

    2021-10-08
  • 中国科幻“加速跑” 各界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9月28日晚,蓝色射灯点亮北京首钢园的3号高炉,2021中国科幻大会正在这里举行。  在炫丽光影之中,虚拟主持人幻幻走出未来“数字之门”,来到开幕式现场。她介绍了中国科幻产业近年“光速”发展历程,并公布了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超过360亿元;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为551 09亿元,其中,科幻游戏产业产值480亿元,科幻影视产业产值为26 49亿元,国产科幻电影占据总体科幻电影票房的比例大幅提高,科幻阅读产业产值为23 4亿元,数字阅读、有声阅读产值增长迅速。

    2021-09-30
  • 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来了 产生的抗体持久力将更强

      “我们将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好加强免疫的工作。”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在会上表示,正在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的措施。  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来了!此前,有部分省份已经表示开展了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工作。例如,9月17日,浙江省新闻发布会上消息显示,近期将按国家统一安排有序开展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工作。也有其他省份的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政府要求正在为接种加强针做前期摸底。

    2021-09-30
  • 在祖国大地上构筑科技创新丰碑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大江奔涌。科学家精神的分支流淌在科技领域,润泽着新中国从向科学技术进军迈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历程。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科技的发展。怀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发端于“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捍卫着国家安全、港珠澳大桥联通起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杂交水稻给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增添着底气、多路并进的疫苗研究为人民生命健康构筑起安全防线……

    2021-09-30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