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IPO过会的网红“独角兽”宁德时代又传捷报!在福建省科技厅日前公布的第二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该公司赫然在列。
之前,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快布局智能工厂、智能检测等。宁德时代近年来发力智能制造,成立了亚洲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车间,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成套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前夕,科技日报探访这家AI行业应用“样板”、估值超1300亿的动力电池巨头,它如何为其成套生产装上“智慧大脑”;与传统科研机构不同,作为企业类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又将承担怎样的创新使命?
注重源头创新练就“智慧大脑”
“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特征就是‘研发’。”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说,其突破传统科研机构的“计划”特色,能敏感地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找准源头性技术创新领域进行攻关,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更强。
在宁德时代数字化车间,由其投资十多亿元打造的智能化、自动化产线,融合了大量的工业机器人、中控系统、在线检测设备等高效有序地运行着:AGV自动搬运材料和为设备喂料,机械手自动拆盘码盘,中控系统指导每个子设备完成装盘、扫码、检测、分拣……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锂离子动力电池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制备过程复杂,核心技术为少数国家垄断。宁德时代为此牵头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项目,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装备技术难题,打破了该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
“注重源头创新、舍得研发投入,”宁德时代还针对当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和成本高这一世界性难题,牵头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电池材料、系统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据介绍,仅2017年公司研发经费投入就达16.0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左右;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仪器设备150多类、超过6000套,获得CNAS、CQC等权威机构认证。
机制体制创新打造改革“尖兵”
“新型研发机构另一个核心特征是‘新’,充分体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林岿然说,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除了在建设主体、运营主体、投入主体上有很大的不同,更为关键的是走出了传统科研机构机制体制束缚,能够迎合市场和产业需求,敢于创新机制体制,成为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尖兵”。
宁德时代几年间成长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为国际品牌乘用车提供动力电池的企业,其奥秘便是,构建了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快速转换的创新体系——
创新管理运作机制,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项目实施过程中,与装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科研院校组成“智能制造联合体”,开展联合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开放式创新集聚国内外资源,携手德国MEET国家实验室等,打造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高水平研发团队,与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北航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成立联合实验室等。
目前,公司已申请国内外各类专利2400多项、授权900多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0余项,2017年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位列全球第一。与宁德时代一样,截止目前,福建共有39家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占总数的75%以上,它们主要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活动。
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表示,此举充分体现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导向,今后将进一步加快建立面向企业、围绕市场来配置资源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使之科技机制体制创新改革“尖兵”,建设新福建的创新“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