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太极一号”卫星在轨交付于国科大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0-01-09
  1月8日,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在轨交付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作为这颗卫星的主要用户,国科大将接手接下来的科学实验计划的制订、拓展实验安排、科学实验数据处理、科学产品发布等“攻关”任务。

  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旨在探测中低频段的引力波信号,从而发现天体质量更大、距离更遥远的引力波波源,揭示更为丰富的天体物理过程。

  “引力波是非常微弱的,对探测器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做了个比喻,“这相当于拿一个西瓜在极弱的推力下碰撞一下喜玛拉雅山,我们要去测这时喜马拉雅山产生的加速度”。由于地球力场的影响,这种对引力波的探测实验在地面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把它放在了卫星上,去宇宙空间中进行实验、探测。而“太极一号”只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第一步,后续还将有“太极二号”“太极三号”。

  这颗卫星于2019年8月31日发射成功。当天,适逢国科大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在现场分享了这一消息,并指出“这颗卫星的主要用户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据悉,国科大是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联盟”的牵头单位,负责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项目的整体规划及协调,并承担了“太极一号”的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和霍尔微推进系统研制等任务。历经半年的在轨测试,目前“太极一号”已经达到了研制任务书的要求,满足在轨交付条件,并于今天正式交付于国科大使用。

  “目前相当于搭建好了一个平台,交给了用户单位,用户单位可以进行技术验证、技术成果产出等。”吴岳良介绍,这颗卫星将主要用于对空间引力波探测、地球重力场反演、超高精度惯性导航等相关的技术进行验证和研究。这其中涉及到众多领域的技术及其应用,国科大可以利用 “科教融合”这一优势为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院所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整合多方的研究力量和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共同进行技术攻关。

上一篇:填补空白!我国设立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下一篇:2020年: 哪些“黑科技”可能吸睛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