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创新支撑 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战“疫”在行动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时间:2020-02-20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上下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关村科学城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聚焦疫情防控关键紧迫的技术领域,迅速行动,火速研发。与疫情拼抢时间,与病毒争夺生命,全力以赴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提供“硬核”政策支撑

  2月12日,在实际调研企业需求、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北京市海淀区推出了落实北京市促防疫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15条政策措施,力求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区级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

  15条具体政策措施涉及鼓励企业科技防疫、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精准服务4个方面。经初步测算,相关措施共涉及财政资金约8亿元,将在2020年预算中予以保障。

  其中,海淀区特别设置了“鼓励企业科技防疫”部分,助力科技战疫:对研发出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有效疫苗或特效治疗药物的企业和个人,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和优先推荐国家级、市级人才工程的奖励。对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系统提高政府防控疫情效率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应急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红外人体测温仪、额温计、负压设备、呼吸机、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的企业,给予不高于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同时,实施疫情防控应用场景计划:除奖励资金外,为解决科创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市场的问题,海淀区还将实施疫情防控应用场景计划。

  在原有的科技场景应用支持计划基础上,聚焦疫情防控中的“查、测、防、治”等四个环节和疫情期间民生关切的“工、教、购、娱、宣”等五个方面,发布新经济企业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试验田。

  此外,为了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政策中“加大企业金融支持”部分条款多、力度大、创新性强,如首笔贷补贴、确权融资贴息、续贷中心补贴等,均是海淀区特有的政策。

  具体而言,为了鼓励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放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海淀区通过2%的贴息和按本金的20%至70%弥补信贷损失的方式,鼓励驻区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首笔信贷业务。

  通过对放贷业务超过20笔的银行每笔5000元的奖励,和对驻区银行1%的贴息,鼓励入驻北京市企业续贷续贷受理中心的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多放贷。

  除市级政策要求的减免区内区属国有企业经营用房2月份房租外,海淀区还相应增加了区内区属国有企业管理的中小微企业物业费条款,并对其他物业所有方响应政府号召,共担损失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回应。

  聚焦疫情核心技术研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淀区积极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从疫苗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大客流体温检测、政府紧急指挥调度系统、小型芯片隔离人群体温监测仪器等角度切入,调动辖区科技创新企业,快速研发调试,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在新药研发方面,中关村科学城的相关科研机构加速新药研发,将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提供保障。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其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现已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研究的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Targeting2019-nCoV”的初步工作上线。内容涉及SARS/MERS历史数据,并将及时共享2019-nCoV药物开发研究数据。该平台已涵盖既往冠状病毒相关研究中涉及的900多个小分子在不同阶段的相关实验信息。

  百度研究院将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以及世界上现有最快的RNA结构预测网站,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RNA空间结构预测速度,从而助力疫情防控。LinearFold算法可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节省了两个数量级的等待时间。

  大数据疫情防控方面,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应用大数据手段,可以实现对流动人员精准高效监测、预测及管理,为疫情防控部署、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有力支撑。

  其中,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紧急推出针对疫情防控的智能外呼平台,可应用于社区人员情况排查和通知回访等场景该平台具有批量一对一电话呼叫功能,可以通过定向或随机发起拨入居民电话,自动询问并采集居民疫情信息分析,并生成触达统计报告,还可以对居民进行疾病患教及防控指导,比人工电话效率提高数百倍。同时,利用该平台,基层医护人员不用上门排查,避免被感染疫情的风险。

  推出疫情地图功能可实时呈现中国大陆各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治愈病例的汇总情况与地域分布;同步推出百度迁徙数据,可以直观看到离开武汉的人,流入到哪个城市,这些数据都已成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的有力依据;同时,上线新型肺炎患者同行者查询服务。

  AI防疫更是功不可没。在海淀区,十号线牡丹园地铁站B口,走进安检口,如果你形色匆匆,几乎注意不到这里与平日里有什么不同。细心的行人会发现,这里看不到拿着额温枪、在安检口检测体温的工作人员。

  实际上,这里布设着一套AI测温设备。在笔记本大小的监测屏幕上,一个个进站乘客的测温结果已实时显示。这套由中关村科学城AI领军企业旷视科技研发的AI测温系统,每分钟能精准测试300人,佩戴口罩照样能识别,即走即测无需停留。

  旷视负责人介绍,针对“戴口罩遮挡”的情况进行AI人脸识别算法的针对性训练后,即便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积遮挡人脸的情况下,在3米到5米的远距离也能精准测温,识别误差在正负0.3℃之内。

  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来到门诊大厅,会有一台半人多高、声音甜美的机器人辅助无人导诊。

  “我带你到药房去,提前准备好就诊卡哦!”几天前,AI企业猎豹移动携猎户星空将两台智能服务机器人送到了接诊压力巨大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如有发热病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医生还能与患者进行远程预问诊,尽量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此外,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发动辖区企业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疫情防控及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推出“千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云平台”。平台检测的人体体温精度在0.3摄氏度左右,同一视频界面最多可同时检测40人,对体温超出一定阈值的流动人员,系统会发出异常预警,并快速展示出体温不在正常范围的人员及温度。目前,千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云平台已在北京、河北、湖南、江苏等地完成部署及试点应用。

上一篇:数字经济快速“补位”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下一篇:“甘肃处方”:辨证论治+天时人和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