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重庆突出五项任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04-02
  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高标准建设重庆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今年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1日,记者从2020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获悉,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将在聚资源、强技术、壮主体、育人才、优环境五个方面下功夫。

  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

  重庆市科技局介绍,去年重庆科技型企业16918家、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分别同比增长53.4%、25%。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1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70.8%。科技进步贡献率58%。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60亿元、同比增长12.1%。发明专利增长15.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提升到第7位、保持西部第1。首次入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全球创新指数”城市创新集群100强、排名第88位,比上年提升15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科技局出台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撑9项举措,安排4批57项应急项目、投入财政科研资金3000万元,组织全市100余家产学研单位、2000余人参与科研攻关,取得了较好成效。如重庆医科大学联合企业研发的2个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今年,重庆市科技局将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目标,突出聚资源、强技术、壮主体、育人才、优环境五项任务,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在聚资源上。重庆将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眼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制定实施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科技创新环境营造,实现高新产业功能互补、设施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互通、政策制度互惠来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要打造自身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并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今年重庆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高标准建设重庆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企业,发展高新产业。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深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一区多园”发展。完善两江协同创新区功能,持续引进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和高端人才团队。

  力争今年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

  在壮主体上,将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集成人才、平台、资本、项目等创新要素,构建科技型企业培育链。力争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还将支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基地。

  在强技术上,将强化支柱产业科技支撑,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重庆市今年要抓住“新基建”契机,布局建设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开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示范工程,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山城特色场景的智慧城市。

  在育人才上,推进“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等人才专项。同时,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在优环境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非共识项目生成机制、重大技术需求项目张榜招标等改革试点。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提质发展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优化科技创新服务。

上一篇:科技部与财政部开展“百城百园”行动
下一篇:健康智谷:配出科技战疫新“秘方”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