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继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启用之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研转化合作平台再添新翼。7月31日,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启动暨签约仪式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1号楼举行,该中心的启用也标志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是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与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市场化创新运营主体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创新孵化平台,将为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实验的研究机构及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该中心包括7000平方米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研发与中试平台,以及3000平方米的硬科技孵化器。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的建设,符合国际生物制药GMP标准,同时符合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EMA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预计至2021年5月,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将建成投用,可为10家以上细胞与基因治疗科技企业提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实验服务。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表示,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机构合作,建设医药健康、生物医药转移转化基地,并在医疗器械、创新药等领域发起投资基金,投资培育北京合生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创业企业。此次启动建设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试平台及生物药创新企业孵化器,将把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工程服务领域,加速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工艺开发与生产应用,并融合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设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基建”平台。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表示,10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构建了空间运营、产业投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六大业务体系。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拥有160余种服务产品,可覆盖科技成果从走出科研院所到落地园区的全过程。此次,中关村发展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建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将最前沿的、支撑和引领发展的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并为科学家和企业家做好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科研产业化服务。
今年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20周年。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品质提升的工作指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近期聚焦抗体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蛋白药物等前沿领域,建设涵盖从药物分子发现、筛选、中试的整个研发周期的多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
据悉,这些平台建成后,可批量开展成果转化和中试产业化服务,预计3年内可新增创新药物和器械品种数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