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科技期刊开放云论坛暨期刊开放研讨会”圆满落幕

来源:期刊强国 时间:2020-11-30
  11月2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协办的“科技期刊开放云论坛暨期刊开放研讨会”圆满落幕。作为科技期刊领域的一次学术“云”论坛,本次会议以开放的形式探讨开放获取主题,获得了开放科研效果,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直播平台的同步直播、永久回放,线上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副主任杨代庆主持。

  会议围绕开放期刊、预印本、科研诚信、期刊评价等主题,特邀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等九位专家和冷泉港实验出版社执行董事Dr. John Inglis等国外数据库高管集聚云端聚焦科技期刊发展热点,谈出版、言诚信、话当下、明未来,洞悉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路径,交流与展示并重,思考与展望共融,上达国家政策,下至具体实操,是后疫情时代,为助力我国科技出版超前布局的应时之会,是变革当前,共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论坛、开放之路的共赢之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党委书记 赵志耘

  “我国科技期刊与开放期刊发展”主题报告方面,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分别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OA的前景与问题”为题结合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进程,解读政策布局,指明发展路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中心主任曾建勋以“开放期刊的开放获取”为主题做大会报告,解读“开放获取”的前世今生,阐述了我国作为世界开放获取论文产出大国需要建立科技期刊开放平台的迫切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信息资源中心主任  曾建勋

  “开放出版”主题报告方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茵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国肺癌杂志》编辑部主任刘谦分别就当下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数字出版等问题谈了他的思考,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今后发展路径。

  “开放期刊评价”主题报告方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服务创业中心事业部主任刘筱敏围绕CSCD为与会者详解评价指标,助力科技期刊发展。

  科研诚信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学术期刊是科研诚信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峥从典型问题入手论述开放科学下的诚信边界。《生物设计与制造》编辑部主任张月红论述了开放科学与科研诚信面临的挑战。Cabells公司国际营销与发展总监Simon Linacre、Copyleaks公司首席收益官Shouvik Paul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on Yamin则分别结合出版、人工智能利用详述了维护科研诚信的新方法。

  新冠疫情的突发给科技文献的出版利用方式都带来巨大变革,大量期刊论文以网络预出版方式进行发表,发表传播速度显著加快。预印本方面,会议邀请的冷泉港实验出版社执行董事Dr. John Inglis指出预印本论文在不断扩大,而今年超四分之一的新冠研究产出通过预印本发表,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在加速对于预印本平台的构建工作。

  动荡与变革,开创与新生。诚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会上所言“OA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趋势但不是终极趋势”,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合作,立足当下;另一方面更要谋求创新,长远考虑,在大变局中谋发展、获新生,充分发挥好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一天精彩而紧凑的会议,与会者收获颇丰,既梳理总结了当下业内的前沿动态,又明确了今后的发展规划及着力方向。会议受到了我国期刊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l4yiXC8lKAj-C-I2AWU7w
提取码:gcma

 

上一篇: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中国航天发展的第一动力
下一篇:2020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