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首套冰川实时监测系统投用 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吴纯新 时间:2021-11-01

  10月29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玉龙雪山站)成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冰川实时监测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

  该系统由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激光测距、相机、气象、冰温、地震仪等监测模块组成,通过4G实时传输观测数据,通过网络在线发布,可随时借助浏览器、手机在线查阅,极大减轻高海拔冰川人工监测的工作强度和潜在风险,提升数据采集的连续性、精确性、时效性及在线可视化。

  今年7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在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组装,经过系统调试,成功获得冰川运动实时信息,首次研发出冰川运动实时监测系统。10月,武汉大学和玉龙雪山站联合研发团队对该系统进行升级,加入温湿压等气象参数和实时视频模块。

  目前,该系统每5分钟在线自动更新一次监测数据。

  监测结果显示:该系统测距传感器距冰面距离从7月23日的1.345米增加到8月29日的2.51米。冰川在一个月时间段消融了1.25米,处于强消融状态。监测相机照片显示,9月13日早晨,玉龙雪山下了第一场雪。气象回传记录表明,10月20日以来,冰面湿度持续在90%以上,太阳辐射极少;同期视频记录了多次降雪过程。

  激光测距显示,10月20日早上3点测距传感器距冰面距离由2.415米减少至10月22日0点的2.30米,经历入冬第一场雪,2天时间内降雪量近12厘米,冰川开始处于积累期。

  据介绍,该系统在玉龙雪山布设,旨在验证冰川与环境长期观测技术与方法,如得到有效验证,可搭载更多传感器,获取冰川多要素观测数据。同时,根据GNSS实时监测的冰流速数据,可判别冰川运动状况及潜在的冰川跃动现象等。

  该系统兼容多种传感器,集数据采集、传输、解析、入库和发布于一体,实时性高,具备软件自主可控,硬件可定制可扩展的特点,为后续玉龙雪山站“一站四区”(一站即玉龙雪山站,四区即岗日嘎布、梅里雪山、贡嘎雪山、达古雪山)典型冰川实时监测和精细化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杨元德、艾松涛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王世金等是该实时综合监测系统研发团队主要成员。

上一篇:中外科学家通力协作 构建被子植物最完整“生命之树”
下一篇:我研制出耐极端环境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