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政策解读 > 正文

中国航海科技发展报告首发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11-19

图为2019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沉管隧道可逆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研发与应用”课题

  17日,中国航海学会在2020年学术上首次发布《中国航海科技发展报告(2020)》(简称《报告》)。据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介绍,《报告》包括总报告和船舶驾驶、船舶机电、航海保障领域、通信导航与遥感、航道工程与运行、港口建设与运行、货物运输与安全、管理与服务、政策与法规、监管、航海教育与文化等11个分报告。

  《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航海领域主要科技进展,就国内外航海科技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展望了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航海科技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建议。

  《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海事业高速发展,海运承担了我国90%以上外贸货物运输,我国港口吞吐量、船员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航海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重大水工工程、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绿色航运、智能航运等众多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有些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的航海科技总体上仍处于世界跟跑阶段,有些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未实现自主可控,“卡脖子”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我国仍然不是航海技术强国,与世界航海技术领先国家水平相比,核心关键技术的制约是我国走向航海技术强国的根本障碍。

  《报告》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未来5至30年将是航海科技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现代信息通信等新技术,将推动航海业转型和新一轮技术发展。我国应抓住时代机遇,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发挥和积累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推动政产学用协同合作,提升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航海科技支撑。

  此次学术年会,还首次集体表彰了中国航海科技奖优秀团队和个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学技术奖包括航海科技奖、青年科技奖、科技突出贡献奖、优秀科技论文奖、技术发明奖、科普奖等,是中国航海领域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科技奖项,很多获奖项目的关键技术都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2019年度航海科技奖获奖项目共70个。

  会议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了优秀学术论文交流会;中国航海学会联合招商局集团举办了“数字化时代港航物流发展论坛”;举办了航海科技成果展。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分支机构,以及地方航海学会、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上一篇:昆明市科技局发布《2020年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及技术需求白皮书》
下一篇: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