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活动资讯 > 正文

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时间:2019-11-18

        11月1417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协办。

会议以“计算化学与精准药物设计”为主题,分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与分子设计、化学理论计算与过程模拟和精准药物设计与精准医学四个分会场,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化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深入探讨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联系,推进我国计算机化学的健康发展。 

图: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教授蒋华良 

图:本次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石乐明博士

大会报告精彩纷呈,开幕式由复旦大学石乐明教授主持,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推药物设计”的报告,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鲁先平博士做了题为“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化学基因组学的新药研发”的报告。

据了解本次大会参会代表600多名,8个大会报告,4个分会场,137个口头报告,逾150篇墙报。大会期间,颁发了2019年度(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计算机化学奖”,该奖设立三类子奖:“终身成就奖”、“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计算化学家奖”。本届终身成就奖空缺。获得本届“杰出贡献奖”的是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 

图: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为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颁发杰出贡献奖证书

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介绍:

吴海龙,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应用研究,发表研究论文逾300篇。荣获200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等学术奖项。培养毕业博士生28名、毕业硕士生70多名。

获得本届青年计算化学家奖的分别是中山大学罗海彬教授和北京大学裴剑锋教授。 

:从左到右依次是中山大学罗海彬教授、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和北京大学裴剑锋教授

青年计算化学家奖获奖人员介绍:

裴剑锋,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药物设计研究,在 JACSPNASNARNature 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60 多篇, 申请获得专利 6 项,软件著作权 8 项。主持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个国家项目。获得过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奖项。

     罗海彬,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获得者SCI期刊Chem Biol Drug Des、药学学报(英文版)、药学研究编委。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从事抗老年性痴呆、肺动脉高压、糖尿病、哮喘等药物靶标结构生物学和发现研究,重点构建基于靶标磷酸二酯酶(PDE)的药物筛选体系,并进行相关的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 

    据悉,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终身成就奖奖励多年为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为本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励名额根据提名情况设定。 杰出贡献奖奖励为计算机化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某一领域中做出了完整、系统、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科技人员;每届奖励1名。 青年计算化学家奖奖励在计算机化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45周岁以下),每届奖励2名。    

图: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参会代表合影

上一篇:第五届中国航空维修成本管理高峰论坛闭幕获广泛好评
下一篇:中国农科院启动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