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于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科学探索奖”每年遴选出50名年龄不超过45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资金,奖励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方面的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以及前沿技术方面的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共九大领域。
在2019年“科学探索奖”评选出的50名获奖者中,35岁以下获奖者达到9人,充分体现奖项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初衷。
而根据最新《办法》和《指南》,2020年“科学探索奖”依然保留了“新星机制”,即在同等条件下,年纪较轻者优先胜出。在今年的评审中,依然有至少5个获奖名额保证35岁及以下的优秀申报者获奖。
从2020年开始,“科学探索奖”将把申报范围扩大至港澳地区。
“‘科学探索奖’扩大到港澳地区,希望有利于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青年科研人才来大湾区发展事业,这一举措也一定有利于大湾区青年科学家的学术交流,增强大湾区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建设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客观公正评审,做“让科学家说了算”的奖,是奖项得以保持权威和长青的根基,也是“科学探索奖”所努力的方向。2020年“科学探索奖”为评审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回避制度。同时,如果出现申报人本人或委托他人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联系评委,试图影响评审结果时,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人当年评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