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活动资讯 > 正文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家沙龙2020年首期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市科委 时间:2020-04-23
  4月10日,在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秘书处(北京市科委)指导下,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首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家沙龙暨第26期首科·创新汇通过在线视频会议方式成功举办。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科智库等机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沙龙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主题,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主持研讨。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余健,北京市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仁全,科技部办公厅原巡视员、调研室原主任胥和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所所长玄兆辉、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等专家学者围绕“如何从定量和定性角度,研判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如何更好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更好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余健指出,北京现阶段要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谋划好“十四五”规划;加快构筑重大原始创新的引领能力;积极构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科技支撑体系;努力做大做强高精尖产业;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面推进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北京科技创新辐射和带动作用。

  胥和平建议,在全球新变局中,北京要积极引领新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要用超前眼光部署“十四五”规划;积极开展前瞻性科学布局,引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构建产业链,打造产业体系;在创新环境、国际环境发生大变化的形势下,北京要发挥在科技研发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建立新的全球科技体系。

  刘琦岩指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深入开展“十三五”规划评价,讲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故事,展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成果;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资源的量化和统计,促进科技创新中心能量辐射和影响力的发挥;创新主体要向基层、社区延伸;加强创新载体的打造和建设,并给予政策、空间支持。

  玄兆辉提出,要从“全国”和“全球”两个维度解读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球有影响力”是其核心特征,建议在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进行测度时,应着重关注“汇聚能力”和“辐射能力”等两种能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深入分析北京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原创知识与技术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发展示范等方面的作用与贡献。

  李国平指出,科技创新中心也包含经济概念,创新就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科技创新中心内含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因此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离不开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链条,需要产业发展形成联动体系,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高端制造业去支撑。下一步,应更多关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35年规划目标,把北京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家沙龙”将定期邀请科技管理、科技战略、科技政策、产业创新等领域权威专家,围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开展研讨,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专家沙龙每月举办一次,下期活动拟于5月举办,将围绕“三城一区”建设等主题进行研讨。

 

上一篇:“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西选拔赛启动
下一篇:中国建设银行“抗疫复工 兴建旺行”主题演讲 复赛全景亮相云端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