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电动汽车市场进行相关调研
1.1电动汽车的应用领域、规模持续扩大
2009—2012年,国家开始规划新能源汽车战略,部署示范推广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3—2016年是推广应用初期,北京市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加之补贴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总量以年均200%的增速迅速扩大,由2014年1.2万辆增长至2016年10.9万辆;2017年开始,受新能源小客车年度指标调控政策和补贴退坡影响,车辆推广应用速度减缓,增速维持在50%以内。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市累计应用的电动汽车总数约为30.9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三,其中涉及公交、邮政、出租、市政、公务、个人及单位等领域。
1.2充电设施建设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总数约为20.19万个,部分满足各个领域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仅次于上海,全国位列第二。在个人及单位领域中,累计建成的充电桩数量约为15.34万个,个人电动汽车占比为70%,其中个人领域包含居民小区个人停车位设置的充电桩。在公共领域中,各大风景区、公园、高速服务区、大型商场、以及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地方,累计建成的充电桩数量约为2.45万个,而在专用领域,例环卫、公交等专用停车场,累计建成充电桩约为4000个左右,车桩比情况持续改善,从2015年的1.7:1变为2019年的1.5:1。
1.3现代化技术
早期的充电设施多以投币、刷卡为主,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完善,国内开始采用手机扫码充电方式进行电动汽车的充电补给,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充电桩的位置,优化充电流程,实现便利快捷的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加快政府对其数据监测整理的过程。随着充电设施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开始占据市场并开始探索互联网加充电设施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100余家,北京市电力公司、北汽特来电、星星充电、依威能源等5家企业公用充电设施保有量占比近80%,均实现了自助扫码充电、费用结算、充电桩导航系统及充电设施状态查询等服务,且企业间相互竞争与合作,可以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的速度,优化充电设备,提升充电设施的便捷化、智能化服务。
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布局不规范
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前期,政府多以跑马圈地模式进行建设,导致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存在,北京市部分直辖区设置的充电设施覆盖面积小,而远郊区充电设施则覆盖面大,导致充电设施利用率低。
2.2社会公用充电设施电价较高
前期因与电网公司沟通不到位,导致部分公共领域不能实现单独的安装报备,多数充电场所均与当地物业进行协议用电,且不分峰谷平电价,其中大部分充电场站电价均高于居民生活用电。
2.3企业运营充电桩动力降低
部分企业在进行充电设施建设后,发现充电设施的利用率低,回收投资成本周期较长,降低了企业继续投资充电设施的积极性,影响了充电设施建设的发展。
2.4私人自用未能实现一车一桩
由于部分小区管理较差、无固定车位、物业不配合、电力设施条件不齐全,导致私人充电设施的建设实施难度逐渐递增,难以实验一车一桩的战略目标。
2.5充电设施未实现互通性
目前,北京区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企业大概100家左右,但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导致暂时无法实现统一平台的互通操作,使电动汽车用户在使用充电设施时需下载多个App,增加了客户的操作量,不利于充电设施的推广。
2.6充电设施故障率较高
国内充电设施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城市以及企业均重视建设而疏于管理,导致设施故障率偏高,其原因在于维护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营资金投入不足、日常巡查管理不到位。
2.7燃油汽车占位情况普遍
目前,国内多以燃油车为主,而电动汽车规模推广时间较短,再加上停车位资源紧张、停车管理单位管理不规范,默认燃油车占据电动汽车停车位,导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难度增大。
3.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解决方法
3.1加快推进建设
在进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时,结构上,自用为主、公用为辅;技术上,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布局上,由中心向外环递减,构建良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3.2强化支撑保障
政府针对企业建设充电设施时,可优化建设审批手续,对符合充电设施建设标准的企业,无须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提高企业建设充电设施的积极性,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支持力度,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政策保障且进行建管并重多项补贴支持。
3.3实现App的互联互通
为了实现多种App的互通,政府应鼓励企业采用合作化运营模式,整合各企业的信息资源,实现各企业平台之间支付的统一。
3.4规范停车充电服务
针对乱停车情况的发生,需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对其进行处罚,划分电动汽车专用泊车位,定时进行巡查,同时需要加强对乱停车用户的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合规停车充电的社会认知度,营造规范停车、合理停车的氛围。
3.5抢占综合能源市场先机
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统筹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及规划,参与相关业务的展开,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提前强占能源市场,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
3.6强化服务体系
采用钢架作为基础架构的光伏雨棚,钢檩条固定光伏板,光伏作为雨棚顶面,减少雨棚顶面材料,采用多晶硅双玻组建,电池片间距透过足够的光线,既可发电又可采光。及时引导客户查看充电桩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减少因对充电桩操作不熟悉导致的报障。另建立网络客服部门,对客户的问题及时反馈,告知技术人员充电桩故障问题,引导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及快速故障处理,提升客户体验感。
3.7完善安全运营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运营体系,为客户提高安全用电环境,并通过不定期对充电雨棚、充电桩体、低压配电柜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提升安全运营能力,保障客户用电安全。
4.结语
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且艰难的工作,北京市作为首例“十城千辆”工程的试点示范城市,其在管理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政府针对各种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并加以解决,从而加强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作者:孙艳梅(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3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