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党和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为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力量的发展要求。体育科技的持续升级,为提高人民福祉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文精神排挤的统治、压抑人性的科技异化作用。科技与人文两者的融合是人类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中,两者关系呈现出分离、融合、再融合的过程。就体育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就是要构建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将两者的对立、矛盾的领域通过纽带化为一体、协同发展。
体育科技发展带来的人文精神困境
第一,体育科技发展对人主体地位的蚕食。通过对科技技术在运动器械和材料应用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更多的研究侧重点和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运动成绩。而且随着技术发展,基因技术正在慢慢取代单一运用运动器械来改善运动成绩。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运动员组织细胞的基因结构来增强运动能力的技术。从运动训练角度来看,信息化技术将运动员的运动过程切割为许多数据模块进行研究,在数据计算中推理出改变技术动作、训练方式的方法。如,1986年国际田联启用男子新型标枪后,各个国家开始依据力学等原理运用信息模块改变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要点,我国也不例外,运动员逐渐成为接受计算机指令行事的被控制对象,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第二,体育科技发展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损害。近年来,运动员利用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事件频发,特别是2016年发生的俄罗斯禁药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在抨击违规使用兴奋剂的同时,却忽略了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在科技对比赛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不同,直接导致运动员对现代体育科技掌握和占有程度不同。如非洲国家运动员在国际体育比赛中的总体成绩不高,特别是对器械和服装、鞋依赖程度高的项目成绩不理想(长跑占优势是另有他因),使得金牌往往被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的运动员获得。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科技使用占用的比例不同,都导致了体育比赛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这对体育公平竞争精神产生了不利影响。
体育运动染上科技异化的特性
第一,人类超越极限的需求。在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下,运动员不断向人体自身极限发起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极限记录被不断打破,运动员、教练、社会各界关注于此、沉迷于此,逐渐忘记了体育本身存在的价值,忘记了团结、友谊、公平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公平竞争、和谐发展、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逐渐把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变成突破极限的唯一手段。第二,技术应用超越限度。科学技术在研究和应用时就已经附加了政治、伦理、文化等层面的价值,所以科学技术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中性的应用方式和技术手段,而是具有善恶、对错这样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在这一层面,对科技的应用应该在特定的范畴之内。当前体育科技的应用往往超过了其合理范畴,渐渐不为人所控制,而技术应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率具有很强的遮蔽性,它往往掩盖了技术应用所导致的负面效应。第三,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科学理性的泛化在实践层面导致了作为载体的技术和作为主体的人的困境的产生。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家不应只关注科技真理性问题,还应关注人类价值,应该把追求真理和实现人文关怀融合起来。因此,科技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革命性力量,应该把握住真理,更应把握住伦理、公平等人文价值。
体育精神的重新定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时代为体育科技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更加高效的传播平台,必将促进两者更好的融合。在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国人利用微平台对奥运精神的再思考,对“唯金牌”论的探讨和转变,都很好地带动了大家对体育精神的重新定位和本质回归,这是好的开端,必将促进体育科技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文要成为这种动力的推动和方向的指引。就体育科技而言,也要正确地运用科技手段推动体育事业发展进步。同时,要实现体育科技与人文精神融合也必须坚持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国人全面发展,将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增强科技伦理意识回归体育价值本身
长期以来,技术所造成的体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科技与人文的脱节等问题都被竞技成绩所掩盖,要想解决体育科技和人文的融合问题,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回归体育价值本身,促进人们在普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冲突中重新找到体育科技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原则和出路,规范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应用的理念和底线。
第一,变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竞赛的根本性法则。竞赛规则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技术手段的应用界限和发展方向,是对体育科技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竞赛规则应该增加技术应用限度和对技术使用情况的基本规定,以明确的、详尽的规则来保证在运动过程中技术的合理应用。第二,增强科技伦理意识。人类在科技发展方向和科技应用方向始终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道精神的意识。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和人道精神统一融合,实现互补互促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一要强化科普教育,使了解科学、崇尚科学、应用科学成为国人的共识,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二要强化伦理教育,使认识自然和人类、尊重自然和人类、敬畏自然和人类成为道德底线,从而形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科学的人道伦理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要强化体育价值教育。抓好体育科技研究人员的价值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还不够,还要关心这些技术在体育运用中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本身。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带来了信息化传播的革命。让体育科技和人文精神占领微时代、使用微平台,使之成为体育科技教育和人文精神传播的阵地,是推进科技与人文融合,也是体育科技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5TYE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体育教研部、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