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论坛 > 正文

自动化所等研发新型计算架构有效解决量子错误消除问题

来源:自动化研究所 时间:2020-01-03
  
自动化所等研发新型计算架构有效解决量子错误消除问题
  集成上百物理量子比特的中规模量子制备研发是当今量子科学的热点之一。但这些制备会缺少用于计算量子容错的资源。因此,研究量子计算优势面临着在没有完整逻辑编码的情况下,最小化制备和控制缺陷的主要挑战。近日,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成的团队,在解决量子错误消除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抑制量子错误是一种满足要求的解决途径。在论文中,联合团队提出一种基于门集断层成像与准概率分解的错误抑制方案(protocol)。超导制备上测试了一个和两个量子比特的电路,并且成功地控制了计算错误。这个方案(protocol)对于数字量子计算机和算法程序计算预期值普遍适用,因此,试验结果说明错误控制可以成为未来量子计算中的关键部分。

  超导量子计算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实用化量子计算的方案之一,其优势在于超导量子电路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自动化所研究员蒿杰带领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与架构设计团队自主设计的实感计算架构为错误抑制方案实验提供了高带宽、低噪声的测量控制装置。由于超导比特的能级差一般设在4-10GHz,在这个频段内可以使用控制信号对量子比特进行调控。而实感计算架构具有高实时操控能力,在新型轻量化传输协议的保证下,采用多路高速数据同步并发输出模式,可提供高带宽的信号输出波形,在更宽的信号范围内合成更多高精度的控制波形,从而增加调控的量子比特数。在不做调控时,超导量子比特一直处于基态,当超导量子比特通过控制信号被激发到|1>态,受环境等噪声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会跃迁回基态,从而影响使用。微波调控信号的噪声大小将直接影响量子比特由|1>态跃迁到基态的时间长短。实感计算架构通过多种技术措施降低了系统总功耗和电源噪声,使得系统输出具有超低噪声性能,进一步降低了控制回路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延长了量子比特由|1>态跃迁到基态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以区块链技术为抓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一篇:全国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