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
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贡献尤其在现代化中心城市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旅游产业竞争力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于城市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1.1促进城市GDP的有效增长
旅游产业的收入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首要作用在于对城市GDP增长的贡献。城市GDP增长动力来自于三大产业的综合贡献,也是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旅游产业作为城市GDP的主要支柱产业,对每座文化旅游城市来说意义重大。
1.2提升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旅游产业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提升优化城市产业比重。当代旅游业作为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结构,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对于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对于我国西部诸多内陆城市而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更是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比重,升级了城市产业尤其第三产业结构。
1.3增加城市就业数量规模
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产业的上下游等等各环节中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以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院校、产品生产、作品创作等为产业基础,为城市就业人数提供了多个就业渠道。近年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就业方式与渠道,更是增加了城市就业数量规模,促进了就业率上升。
2.兰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市文化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日益提高,文化旅游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文旅营销成效明显。2019年,兰州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21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6.5亿元,旅游人均花费933元。目前,兰州市已形成由高铁、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区北环公路、南绕城高速公路、盐什公路的建成,使景区的通达性得到极大改善。兰州至周边县区及附近各州、市共开通35条旅游景区直通车线路,初步形成了以兰州为核心,辐射周边市、州、县主要旅游景点的现代旅游交通网络。近年来,进行实施的文旅项目达100余个,计划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重点开展了兰州树屏丹霞、兰州老街、华夏文化展示中心、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A9国际、河口古镇、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城、黄等项目。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国家级示范园、西部创客“文创+”创新创业生态综合体、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爱立方民族文化婚庆创意产业园等10个文创园区建设得到推进。城关区、榆中县努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努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
3.影响兰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
3.1缺少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从景区建设来看,兰州市还未建成具有核心吸引力的5A级景区,4A级景区量少质弱;从文化旅游品牌来看,缺少有竞争力的文旅产品和品牌,能体现兰州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创意性产品较少。
3.2旅游与文化融合不足
经过调查发现,兰州市旅游业现在重点仍以观光为主,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中体现的少之又少。如具有兰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丝路文化、餐饮文化、红色文化、出版传媒文化在文化旅游业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现有的文化场馆,如演艺中心、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八路军纪念馆、四库全书馆、碑林等旅游文化载体,建成后利用率很低,没有在文化旅游业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3.3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欠缺
长期以来,兰州旅游发展依赖于资源性开发,只依靠景点门票作为主要收入,对旅游产品开发重视不够,具有创意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产品较少,其产品开发规模效益远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没有对能够真正体现兰州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深入有效的挖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来兰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需求,制约了我市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产出。
3.4旅游业发展合力没有形成
从旅游线路的打造、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旅游功能区之间的合作来看,兰州旅游业缺少有效的合作机制,各县区、各部门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没有从大兰州的高度和全域旅游的理念出发谋划全市的文化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4.提升兰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大的行业,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提升旅游行业竞争力,更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根据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提升兰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出以下路径选择。
4.1开启旅游产业发展的“黄河时代”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抢抓黄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期,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肩负起黄河生态保护和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任,推动城市发展创新、转型和开放。借助“黄河之滨也很美”金字招牌,开启兰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黄河时代”,讲好新时代兰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黄河故事”,打造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争做黄河上游战略龙头地位。
4.2城市主题形象引领,聚焦独特旅游景点
政府应当确定清晰而独具特色的城市主题形象并大力宣传,以城市形象的窗口即聚焦点来感性地、妥帖地聚焦城市旅游特色,如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秦淮河等,兰州要打造自己的聚焦点。建筑、民俗、饮食文化、山水等众多的特色元素都是挖掘聚焦点的良好素材。要挖掘兰州旅游聚焦点需要政府引导,关键是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
4.3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丰富产品供给
实施“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吸引各类资本和市场主体进入旅游产业,加速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交叉、融合、渗透、重组,不断延伸和扩展。尤其要注重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科技、+旅游、+工业、+农业、+康养等,形成融合农业、制造业、商业、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新业态,将兰州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精品。
4.4优化旅游消费空间,增强游客体验感
旅游与消费密不可分,旅游有助于促进消费,良好的消费体验能够增强旅游兴趣。打造兰州集遗产特色和商业文化于一身的商业街区,商业街区要把我市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特色元素挖掘、业态定位与招商引店结合起来。在业态布局上,实施互补错位发展战略,在整体形象方面,通过突出建筑与文化氛围相统一,或景观元素与文化相统一,或确定独特而明确的商业主题,或设置别具特色的背景音乐等手段,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民众遐思和无穷的回味。
4.5开放融入合作大格局发展
加强省内合作提升竞争力,建议由兰州市文旅游局主导发起,联系省内其他地州旅游部门建设旅游融合发展协作体,加强省内地州区域旅游协作,构建资源共享、线路共建、宣传互动、市场共享、互利双赢的区域旅游协作大格局。将各个地州市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从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中提高各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在提高兰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交通变革产生的蝴蝶效应,主动融入城市群。
作者:宏斌 班克衡 韩晓东 屈雷刚(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3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