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发展 > 正文

2035年 我们的住房像汽车一样造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11-27
  “2016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1.14亿平方米,到了去年已达到4.2亿平方米,4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55%。”11月24日在2020年武汉新型建筑工业化暨住宅产业化科技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宜明透露了这一信息。

  陈宜明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三个变革,一个是质量变革,一个是效率变革,一个是动力变革。这三个变革一定会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是体现这三个变革。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4年多的时间发展的速度和品质都比预期要高,这个发展速度从客观上说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符合了当前和今后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符合了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我们国家提出,到2025年实现智慧建造的完整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让中国建造能够升级换代。”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说,特别是到了2035年,要用15年的时间打造中国智能建造的核心竞争力,要走到世界的前沿,这个是全行业需要努力去奋斗实现的目标。

  三一筑工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云飞在会上作了题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工程实践”的报告。他说,底特律汽车的工业发展之路是“T型车—流水线—平台”,我国未来智能建造的发展之路将是“建筑产品—数字工厂—平台”。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海军,从“雷神山、火神山”两山医院建设实践,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开发、设计、建造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创新。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与工程采购中心首席合伙人谭宇昂作了智慧工地管理体系经验分享,他说,“万科聚焦提质提效,要在客户看不见的地方持续用力”。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湖北省最大体量的装配式还建房项目——武汉沌口六村装配式改造项目。该项目由中建三局采用EPC模式建设,总建筑面积80.3万平方米,装配率达56.2%,实现了国内首个装配式建筑“三天一层楼”的建设新速度,建成后将为5681户居民提供保障房。

上一篇:在5G新世界 做数字经济筑路者
下一篇:DEC2020数字化生态大会:助力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