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创业 > 正文

李克强:取消户籍学历限制 为创业创新扫清障碍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7-03-3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会议要求,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

  经济新常态下,创业创新被寄予厚望,因为它一方面能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能缓解就业压力。创业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而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便是破除禁锢人才发展的各种“藩篱”,让更多的“千里马”奔腾驰骋。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创业创新时曾感慨,“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蚕”。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便是要为创业创新扫清障碍,实现“人的解放”,让创业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更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纵观改革开放37年来的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核心原因就是“人的解放”。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单位、户籍的捆绑中挣脱出来,实现迁徙自由、择业自由、创业自由,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拼搏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被历史铭记,比如小岗村村民、中关村(000931,股吧)精英……

  按理说,“良禽择木而栖”,哪里的创业环境好,人才自然就会流向哪里。可现实是,人才被户籍、学历两道门槛“绊住”了。户籍方面,比如有些地方的创业孵化中心要求入驻者具有本地户籍,于是企业为了满足要求,便会找一些本地人来“凑数”。《北京(楼盘)新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就显示,新侨人才在京创业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落户难。在学历方面,比如深圳(楼盘)市目前对海外人才的引入,便要求高学历、掌握核心技术。

  取消户籍、学历方面的限制,无疑将降低创业创新人才的生活和落户门槛,方便人才自由流动,为企业发展补充丰富的人力资源。其实,上海(楼盘)已经在尝试利用户籍留住创业创新人才。《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中提到,上海市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投企业人才及其团队、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队等,可能将直接予以户籍引进。

  当然就目前来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城市容量有限,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放开户籍限制。但取消户籍限制可以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这已形成共识,今后二三线城市将率先成为突破重点。毕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单单指一线城市的“大众”,更要囊括中小城市的人群。取消学历限制,使得“英雄不问出处”,创业创新不再单单是“精英”群体的事,也是每个有能力的“草根”的梦想。

  需要提醒的是,创业需要投资,创业有风险。掀起创业创新的浪潮后,如何避免“全民炼钢,尽是废铁”的悲剧?其实,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具体政策,从资金、税收、股权、厂房、物流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比如,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盘活闲置厂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另外,政府还会继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做好服务工作,推动“双创”。总的来说,政策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只要你有创业的意愿和能力,不管你是哪里人,不管你学历高低,都会得到政策的支持。

上一篇:创新创业创客热席卷高校 需才智更需理性
下一篇:互联网+创新创业抢“鲜”看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