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高层建筑电梯关人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安全乘坐电梯以及乘坐安全电梯成为市民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电梯遇险
日前,记者在慧联科技见到了这个“黑匣子”。而这个产品的灵感来自该公司首席运营官曹大为乘坐电梯的一次遇险经历。有一次,他因电梯突然断电被困在里面,他下意识地拨打电梯里通往物业的求救电话,但是没有人接,随后致电家人,但由于电梯信号原因,求助失败。恐慌情绪扑面而来,他不敢轻易乱动,只能在里面呼喊。过了很长时间,一位邻居听到他的求救声,最终才得以脱险。
“电梯关人”其严重性众所周知,轻则是财产损失,重则生命危险。曹大为便抛出了一个疑问,能不能用现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解决我们老百姓电梯安全问题,答案是:肯定能!
在电梯里安装“黑匣子”相当给电梯装上了“大脑”,不仅可大幅缩减故障救援时间,还可为每一部电梯建立电梯档案,从电梯的基本参数、使用数据、维保数据、故障数据、困人数据及不安全乘梯行为的6个纬度建立电梯安全分数的评估模型。“未来,我们能把电梯里绝大多数故障提前预测预知。”慧联科技副总经理蒋杰说。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准确检测到了部分小区居民暴力踹梯门、强行扒梯门等容易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不文明乘梯行为,并即时通知维保人员与小区物业。通过劝导宣传后,小区不文明乘梯行为明显减少,提高了电梯运行安全性。
从报警到成功救援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在成都某小区,一位老人带着小孩被困在电梯中,无法通过电梯五方通话系统求助,通过慧联科技系统提供的紧急求助设施求助,慧联科技的系统第一时间将此情况通知物业维保人员快速实施救援。从报警到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从2014年起,慧联科技经过3年多时间的技术研发,成功研制了智慧电梯安全监测终端设备以及大数据应用系统,并且已经在长沙、成都、北京、天津、重庆、南京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
蒋杰介绍,该设备针对这两个问题解决:第一,及时监测到电梯运行状态,如果发生故障,系统设备第一时间报警到终端,我们再通知物业及时救援;第二,对维保工作透明监管。安全事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维保不到位导致的。目前,虽国家规定按期进行维保,但维保恶性竞争激烈,导致维保工作做的不到位,设备能把维保工作监管起来,制度化去管理维保工作,确保安全。
每个地方的电梯都能从手机上监测其实时状态,是否上、下,开门中、开门到位、关门中、关门到位。“这APP上面显示的数据都是电梯里的‘黑匣子’发送过来的。”蒋杰告诉记者。
据了解,慧联科技在产品上,将结合用户反馈情况,不断完善系统与产品,与消费者需求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除此之外,还将增加语音提示功能,开通网站、APP或微信公众号多个渠道定期集中向业主推送维保信息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