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创业 > 正文

海归斩获资源 多方迎来人才 海归创业大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8-04-23
海归通过大赛

  展示实力发现不足

  一份海外高校的学位证书代表海归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海归在国外所获得的众多荣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海归的优秀程度。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回国创业不能只靠学历和荣誉。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是一项专门面向海归创业者的全国性赛事:它聚焦归国人才和企业项目,以项目为评选对象,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为海归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发挥特长的平台,帮助海归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饶晓春在2015年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他目前是天津智芯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他说:“抓住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对于初创的海归企业来说,海归创业大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

  海归回国后,常常会因为长时间不在国内,而缺乏对国内市场的准确了解。在不少人眼中,海归创业的优势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视角,但海归在国内创业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国内市场情况不了解、不熟悉。海归通过参与创业大赛,既可以向国内的投资者展示自己的创业能力,同时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在创业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抓紧时间学习、弥补,从而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多方凭借大赛

  挖掘人才吸引海归

  北京理工大学人事处处长阎艳认为人才是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的。她说:“比如在德国,很多博士没有论文成果。但如果他们可以通过创业大赛把他们的成果和能力展示出来的话,我们也认为这样的人才是优秀的。通过创业大赛,我们可以挖掘和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创业大赛的举办也让我们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海归人才仍然是各地引才的重要对象。对此,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邵力波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海归人才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往往有着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加丰富的国际资源和更加舒适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他们对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希望有一个好的平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和智慧,闯出一番事业,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创业大赛对于各地吸引海归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秘书长郎靖说:“本届海归创业大赛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汇聚海归英才,助力创新创业’为主题。秉持公益原则,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创业园区、大型企业、投资机构、高等院校等多方作用,搭建创业指导、投资支持、项目孵化、市场对接和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赛事和服务结合,发现、选拔、扶持优质海归项目,帮助海创人才对接政策、资本、市场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加快海归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海创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

  各方借助大赛

  实现资源有效对接

  海归凭借优秀的创业项目既可以在海归创业大赛上赢得荣誉,更有可能获得一部分投资人的青睐,收获部分项目启动资金,也能够更好地利用留学人才创业园提供的优惠政策。但是海归在获得资金、政策等创业要素后,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和创业团队的努力才能让创业项目不断优化,取得更好的创业成果。饶晓春的项目在2015年荣获了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的优胜奖。在2015年底,他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入驻了天津市东丽区的景湖科技园。他说:“两年走来,我们也有几点感触。第一,一定要保持初心。我们在2016年的经营状况不太好,那时基本没什么收入。但是我们仍然选择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坚持到今天,我们投入研发的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最主要的营业范围和营业收入。第二,创业团队的团结一心是支撑我们不放弃的动力。我们有很多次遇到了在资金、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困难,都是靠团队的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去克服的。第三,抓住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

  海归借助创业大赛展示了自身实力。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也应该抓住机会,提高软、硬件设施,利用创业大赛吸引海归人才,切实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对接。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副主任王岩表示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将积极利用本次赛事,做好留学人员项目的筛选、落地、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为留学人员和企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上一篇:电梯装上“黑匣子”开启智能管理新时代
下一篇:高校创新创业需要好生态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