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创业 > 正文

3D打印发展重在材料创新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6-25
  “制造业要转型,必须借助新的工具。要做到制造创新,哪些是重要的?其中有一块就是材料。”近日,第五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开幕,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Seeram Ramakrisnna在会上指出,要保持世界3D打印发展的速度,特别是中国,重要的是保持在材料方面的创新。

  在他看来,包括3D打印在内的科技创新将为世界带来可持续发展和最好的智能制造,因为整个过程是可控的,几乎零污染。“3D打印未来的潜力非常巨大,现在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打印耗材方面还不够多样化。”Seeram Ramakrisnna认为,如果能够做到多样化,微型结构做得更优越,我们也能够管控得更好,这样的技术就能够应用于所有行业了。

  “3D打印表面上看起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和应用才刚刚开始。”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指出,3D打印诞生才30多年,其应用已经发生很多改变,先是打印模型和样件,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材料的增多,逐步开始打印一些功能性产品。

  随着材料的创新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它能为客户量身定制,提供多个方面,例如骨骼、牙科、人体器官的模拟打印。Seeram Ramakrisnna说,用钛金属粉末打印出来的假体品质非常高。“假体植入需符合人体功能性需求,无毒、不易腐蚀、有设计感和具有多孔性,钛金属粉末正好符合这些特性,是增材里面的‘高富帅’。”

  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刘忠军也十分看好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未来。他说:“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比如在3D打印的假体中加入一些药物,可以令假体的3D性能上升为4D。”

  那么,什么是4D呢?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在3D打印假体中加一些药物起局部作用,增加整体功能。“比如,在微孔里面加入了一种霉素,可以起到局部抗菌作用。按照这个思路,加入抗结核的药物可以抗结核,加入抗肿瘤的药物可以抗肿瘤。”刘忠军表示。

  除了材料外,增材技术的特性、电子丝纺技术的应用都能进一步扩展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Seeram Ramakrisnna说:“对于3D打印技术未来,我非常乐观。”


上一篇:国内首个创新型电子城·WeWork全球社区落地北京
下一篇:比米粒还小!迄今最小“计算”设备出炉 可用于监测肿瘤细胞,评估癌症治疗效果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