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丹阳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进入国家目录意味着园区有了户口,为高新区今后享受各种开发区优惠政策打下根基,为园区下一步的建设发展拓宽了空间。
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于2013年,于2016年5月获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75.85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一区四园”,即云阳街道和凤凰工业园组成的核心区、生命科学产业园(含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沿江装备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以及鹤溪产业园。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高新区毗邻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地处沿江发展带和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交汇区域。
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丹阳高新区拥有医疗器械及视觉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集群,软件、物联网、新能源和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业发展良好。涌现了各类企业2632家,培育了江苏鱼跃、万新光学、恒宝股份等高新技术企业99家,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个。
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新区拥有以江苏省(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为代表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5个、以丹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8个、国家千人计划20人。
依托江苏(丹阳)高性能合金研究院、北航丹阳研究院、苏南高端装备研究所、国家轨道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新型产业应用技术研发机构的资源优势,高新区成功转化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石墨烯、飞行器检测中心等一批高新项目落户,实现产业化。产业创新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