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京津冀协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关村天合(衡水桃城)科转中心揭牌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4-19

科技日报衡水4月18日电(记者 钱力)高科技项目到底适合不适合在当地落地?其市场转化的能力如何?怎样为其成果转化提供保驾护航?4月18日,在河北省衡水市举办的京津冀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发布和推介会上,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详细演示了在拟落地项目中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T-CAM)评价。在这项“市场转化成熟度”评价报告中,包括技术创新因素、转化过程要素、转化支撑条件三个维度25个指标的打分,满分为400分,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一目了然。

为拟落地项目进行“把脉”,并根据评价报告结果为项目在后期落地过程中提供“保驾护航”式的科技服务,这是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的双向对接服务业务。当日,由衡水市桃城区政府、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共同建设的中关村天合(衡水桃城)科转中心在衡水市桃城区中基大厦揭牌。衡水市副市长王伟、衡水市桃城区委书记郝卫东、区长张士民、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共同为中关村天合科转中心揭牌。郝卫东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雄安新区的设立,桃城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非常欢迎京津等地区的优质科技成果资源来衡水桃城区落地转化。


在项目发布和推介会上,由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根据河北省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衡水市产业结构,按照重大产业集成项目、转型升级促进项目、成果转移对接项目三大类别,从中关村天合项目库中精心筛选出了30个科技成果对外发布。朱希铎告诉记者,该中心自2014年6月成立以来,目前已构建了全面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3-5-4-7转促”平台,平台聚集了产学研合作链条上的各类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依托中心自主开发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成熟度评价系统、6S服务模型,以及专业完善的人才体系、大数据中心和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5个核心能力,开展包括成果评价、活动组织、科技成果和需求大数据中心、项目撮合、战略咨询、人才培养、成果育成等具体服务。衡水科转中心的正式运营,也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后衡水市引进中关村科技资源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上一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广发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6家韩国高科技企业进驻大厂高新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