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南宁高新区以强创新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宁日报 时间:2020-12-14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加速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宁高新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园区硬件、配套建设,服务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开工,以高水平创新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

  今年,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含相思湖区)多项工作列入强创新建设重点推进内容。1—10月,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含相思湖区)营业收入达73.07亿元,累计入驻科技创新企业325家,全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00亿元。

  拓展园区空间

  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南宁高新区以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和外延南宁·中关村的发展空间,由2016年的“一基地”发展为目前的“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

  “一基地”即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包括明月湖和相思湖两个片区。截至2020年10月,明月湖片区累计入驻滴滴出行、国千科技等创新主体213家,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服务四大产业微集群;相思湖片区累计入驻万航星空、卡迪亚、众册生物等95家创新主体,形成生命健康和节能环保产业微集群。

  “一园区”即南宁·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打造“信息+先进制造、信息+现代服务”共生产业的“1+2”产业体系。目前,科技园累计引进浪潮、瑞声科技等产业化项目17个,落地1个中关村发展集团重资产投资项目,打造1个百亿产值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园。

  “一中心”即南宁·中关村和德科创中心。该中心重点打造以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创新园区。目前一期已完工交付使用,二期将于2021年中完工。中心已入驻区块链科创园、力合南宁科技园、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南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北斗智能导航装备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也将于近期陆续入驻。

  按照“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产业空间布局,南宁高新区还将推进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支撑南宁高新区、南宁市以及广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集聚创新资源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凤凰择良木而栖。借助中关村的品牌及平台、理念、资源,南宁高新区吸引一批来自北京中关村、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重点企业入驻并取得新发展。今年1—10月,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和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共新增38家创新主体,累计达325家。

  南宁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秦长文介绍,下一步,还将深化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合作,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加快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大力推进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围绕人才、技术、资本等关键性的创新要素营造创新生态,持续培育一批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瞪羚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助力南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强化辐射带动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南宁高新区以创新示范基地为核心,示范带动环明月湖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全市多个双创载体联动的“1+N”双创载体联动格局。此外,南宁高新区充分发挥南宁创新创业联盟与各类创新平台、双创载体的联动作用,牵头成立南宁创新创业联盟,举办180余场创新交流活动,累计吸引50家双创载体、科技服务机构加入联盟。

  同时,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建设广西首家归国留学人员科技创新创业基地,为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服务,有力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引领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为助推南宁·中关村等创新力量的发展,南宁高新区继续坚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广西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实施“高企+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并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服务。今年通过南宁·中关村提供的投融资平台,南宁高新区为企业融资累计达4.5亿元。

  下一步,南宁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强首府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实效,力争到2030年,将南宁·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面向东盟的科技门户、广西信息产业高地和南宁的智慧产业园区。

上一篇: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今年启动建设
下一篇:四川新添一家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