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
闫书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先后承担过百余项交通安全设施研究开发科研任务,获得10余项科学技术奖项,以主要设计人员获得专利10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独著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和行业标准《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以及多项团体标准。凭借其在交通安全设施研究开发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和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闫书明创建的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较早从事交通安全设施专项研究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积极致力于交通工程科研与技术咨询、道路安全评价、交通安全新产品研发与设计。经过十余年对交通安全领域的科学探索,公司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研发(聚焦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公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编制及技术咨询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凭借其先进理念和创新成果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目前已经完成60余项交通安全设施研究开发科研任务,技术成果包括新材料护栏、桥梁护栏、路基护栏(路侧/中分带)、路桥过渡段护栏、中分带开口护栏、特殊位置防护、缓冲设施等,并且通过对这些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公路交通安全技术、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经过十余载的积淀,已在交通安全领域形成了较完整的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取得100多项国家专利,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累计获得10余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目前,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主持或参与了近20项国家和团体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作为主编单位编制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道路安全栅栏技术规程》和《桥梁伸缩缝护栏技术规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城市道路交通防护设施安全性能评价标准》,以及广东省公路学会《公路护栏安全性能仿真评价技术规程》(T/GDHS001-2020)等;作为参编单位编制了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中国公路学会标准《高速公路护栏改造技术指南》(T/CHTS10030-2021)和《公路钢管预应力索防撞活动护栏技术指南》、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波形梁合金钢护栏》(T/CECS10038-2020)和《城市道路交通防护设施技术规程》、港珠澳大桥系列标准《高防护等级梁柱式型钢桥梁护栏》等;撰写《公路SB级三波形梁钢护栏安全应用技术》《高速公路护栏改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防撞护栏再利用技术在高速公路扩建中的系统应用》等专著,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有效促进了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着力将其推广应用。目前,公司已经完成30余条公路项目、累计4000多公里路段的交通工程科研与技术咨询工作,对国内道路安全提升做出了一定贡献,得到了业界肯定,树立了品牌价值。同时,公司也受到了媒体的社会关注,曾先后2次得到中央电视台知名栏目专访报道,入选央视《信用中国》栏目品牌企业;开展的国内首次大位移量桥梁伸缩缝护栏实车足尺碰撞试验和HA级金属梁柱式桥梁护栏实车足尺碰撞试验,先后受到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影响广泛。
当然,高新的科技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此,闫书明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还召集了一批优秀的拥有交通工程、道桥工程、车辆工程、安全工程、理论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仿真(CAE)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邓宝、杨周妮,以及国内多行业多专业资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为公司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和战略支撑。
秉承“鼎中华道路,谋生命安全”的使命,公司始终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为目标,不断聚集高端人才、开拓交通安全研发新方向、创新集成交通安全系统化技术,在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模拟、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并对未来进行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追求无限未来,矢志前行
随着交通环境的愈加复杂,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该研究领域的领跑者,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继续探寻改善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新技术、新方法。同时,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资源优势和潜力,公司合理定位企业奋斗目标,实事求是地规划了企业建设与发展前景。
我国跨入“创新强国”行列的道路还很漫长,并且这条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挖掘的领域,而闫书明和他的公司无疑已经走在了这条崛起的民族之路上,期望他为我们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抹美丽。
撰稿:云怡嘉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1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