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人物 > 正文

邓稼先:在核试验场留下不寻常纪念照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时间:2019-12-13
  人物简介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

  1986年7月29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因直肠癌晚期去世,年仅62岁。之后的一天,时任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请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到家里,交给一张她之前从未见过的照片。

  茫茫戈壁,两个从头到脚被防护服遮得密密实实的人,站在空旷的核试验场上。高个儿的是时任九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试验总指挥邓稼先,旁边个子矮的是赵敬璞。

  在核试验场留影纪念是件很不寻常的事情。在研制核武器的工作中,邓稼先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别人合影,这是他工作中唯一一次,想要留作纪念。

  上世纪70年代末,一次重要的空投核试验发生重大事故,核弹沉重地砸在试验场区的戈壁滩上。试验失败,首先要找到弹体,查明原因。

  据邓稼先的司机回忆,虽然有关部门立即安排了部队进场搜寻抢险,但邓稼先和赵敬璞连防护服都顾不上穿好,就从100多公里外的观测点坐车直接冲进场地,奔赴爆心观察。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碎裂的核弹。

  晚上,搜寻部队传来消息:碎弹已经找到。

  第二天,邓稼先带领考察小组分别乘车进入爆心,赵敬璞同行。这是两人第二次进入事故现场,防护措施已严格到位。当行进到弹落地点时,邓稼先才发现,其实昨天他们已经接近弹坑了。

  虽然深知碎裂核弹的核辐射剂量,但邓稼先顾不上个人安危,先让司机和赵敬璞留在吉普车上,自己走到弹坑前仔细查看了弹体,直到判断爆炸原因为化爆,核弹设计没有大问题才松了一口气。

  在邓稼先的率领和指挥下,到达弹坑后,总体设计室主任、试验总体设计负责人沈中毅将考察小组成员分组,将搜寻区域分为4个象限进行查看。

  值得庆幸的是,那是没有风的好天气,核弹碎裂后泄露的放射性污染物没有随风飘散到更广区域。

  回到营地,经专业医生测试,沈中毅等人身上的放射性剂量超过正常值几百倍,被立即送往青岛救治。在场考察的领导、技术干部、解放军战士、司机,均被安排到各地接受治疗。但邓稼先却没有进行充分的疗养治疗,心里惦记着查清事故原因,很快带着药回到位于四川三线的工作单位。

  从被国家选调从事原子弹研究,邓稼先就和妻子约定,不在家谈论工作,也不许妻子询问。后来许多人对许鹿希说,老邓太辛苦了。许鹿希永远记得邓稼先说过的一句话:为了这件事,就是死了也值得。

上一篇:杨振宁惊扰了中国的大对撞机之梦
下一篇:彭桓武:离世前三个月寄出论文更正信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