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成果 > 正文

攻克核心技术需建立“试用生态” “技术如果不用就永远不可能好用”,专家呼吁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6-22
 “如果永远不用,就永远不可能好用。”

  6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多领域专家,出席“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科学传播沙龙,共同探讨如何破解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

  在谈到我国网信领域“卡脖子”技术时,倪光南院士指出:“创新产品从起步到成熟,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发展。”他认为,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自主技术产品已经从“不可用”过渡到了“可用”阶段,如果有用户基础,并形成顺畅的反馈机制,我国网信领域的一些软硬件就会从“可用”向“好用”发展。

  “在我国,尖端仪器设备多半靠进口。”杜祥琬表示,有些技术国内也有人做,但要想走向规模化的应用,需要有好的生态,“用起来”是关键。他表示,起步晚的国产仪器设备与成熟的国际产品相比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毛病只有用了才能发现,只有用了才能改进,只有用得够多才能赶上世界最好的、质量最高的仪器。因此获得试用机会是国产设备“入围尖端”所需的生态之一。

  作为专注航空发动机技术20余年的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天骄航空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光秋指出,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近年来我国已取得了多项进展,但技术应用仍然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他举例说,在一些航空发动机型号中,喷油嘴制造采用了3D打印技术,虽然目前我国3D打印产业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庞大,但还没能将相关技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

  如何构建技术使用生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预测所所长王革认为,构建生态首先要强调企业主体,以企业为主体才能把核心技术变成产品走向市场;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例如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等。

  自主可控是达到技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必要条件。倪光南建议一些项目立项时应进行自主可控的评估。评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有没有第二家供货商,是否掌握核心代码,没有供货怎么办。

  “我们希望企业所有的产品都应该有备份能力,性能可以没有国外系统优秀,但可以应付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倪光南表示,项目评估时,相关单位本着客观态度容许企业可以“有而不强”,将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一篇:世界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诞生
下一篇:新型材料可让坦克对红外相机“隐身”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