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给这些设备及时充电,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近年来,无线充电设备由于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可实施相对远距离无线电能的转换等优势,迅速被消费者关注。
“无线充电产业链分为接收和发射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芯片。”加士革公司创始人陈瑶向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磁感应式技术,其具有转换效率高、短距离充电等优势。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建立了首个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WPC(无线充电联盟),该联盟推出了无线充电Qi标准,不同品牌产品,只要有Qi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我们公司在Qi标准的基础上,对主要产品无线充电芯片进行了进一步的研发,相比传统的无线充电技术,该产品具有转换效率高且对位角度更好等优势。”陈瑶举例,传统的无线充电应用设备都必须搭载一个充电底盘,只有处于底盘范围内,并且距离要靠的很近,移动设备才能有效充电,这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无线”内涵的便捷性,而运用了加士革公司芯片的设备,最远在1米内仍然能有效充电,且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2%。他说,“给一台iPhone X手机充电,采用最快的有线充电方式充满电需要4.5个小时,采用传统的无线充电需要6个多小时,而用我们芯片进行无线充电,耗时与有线充电几乎相当。”
据介绍,这些优势的取得,来源于加士革设计出的一种6.78MHz谐振型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以及一种用于手机无线充电的多模式肖特基二极管整流电路,这两种技术均为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由核心研发人员从关键的晶体管设计开始,先后进行模拟、数字部分的框架设计、原理图设计和晶体管级的仿真等工作,然后选择了合适的工艺进行了封装、裸片测试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完成了产品。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申请发明专利11项,获得授权2项。此外,还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陈瑶透露,加士革公司是他的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时,我选择了传统的移动充电器,并成功地让企业登陆新三板。但随后,我逐渐发现无线充电才是未来充电市场的‘蓝海’所在,于是我再度重新出发。”他强调,这项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加士革已经研发出一款应用于脑起搏器的无线充电芯片,可以替代美国的最新技术。据悉,脑起搏器是一套需要植入人体的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主要用来释放高频电刺激以减轻帕金森等病症。传统的脑起搏器在5年后就必须从人体的植入部位取出,以更换新的电源部件。而采用了无线充电芯片后,植入装置的患者只需要定期在无线充电设备附近坐一会儿,就可以顺利完成充电,大大减轻了病患手术的痛苦。
苏州加士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公司主要研发人员全部来自东南大学国家ASIC 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且都具有集成电路项目研发、管理经验。公司2017年销售额达300万元,2018年销售额预计超过500万元。陈瑶表示:“公司在做好无线充电芯片的研发及其系统方案设计的同时,还会将业务拓展到锂电电源管理,物联网等解决方案的研发。期望在未来的3年内,建成自己的无线充电研发测试实验室,成为WPC的联盟成员单位。”(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