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银行监管机制不断加强,自律机制也不断完善。如果商业银行继续依赖传统的存货业务发展路径,那将必然受到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是把中间业务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走与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相吻合的道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业收入;信息咨询;信托理财;资产证卷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7-0003-02
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众多利润增长点中,中间业务已成为一项新的来源,成为商业银行为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有效吸引顾客的一大重要法宝。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逐年增加,品目繁杂的创新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与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不同,中间业务风险小、种类广,产生的收入在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1.1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有资金
在办理中间业务时,商业银行并不直接运用甚至不运用其自有资金。例如结算业务,结算原则之一,就是“银行不垫款”,指办理中间业务的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如果商业银行以现金提前结算业务,该业务将成为一种资产业务而不再是中间业务。例如,结算放款可被视为一种现金结算银行提前结算,显然是解决贷款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不直接运用自有资金,却要间接地运用自己的资金。像贷款承诺,商业银行必须保持更多的流动资产以能够随时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即使在答应了向客户贷款后没有必要马上垫款。
1.2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
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通常不构成表内资产与负债。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或不直接占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办理资产业务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直接反映出来。
1.3 中间业务种类多、范围广、风险低
中间业务涉及范围广泛。传统中间业务如结算、汇兑等,代理类业务如代收代付等,担保类中间业务如融资保函等,承诺类中间业务如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等。近年来,随着金融国际化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飞速发展,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信息咨询、信托理财、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中间业务品种越来越丰富,就银行内部而言覆盖各个业务部门,就外部市场而言涉及到了货币、信贷、证券、期货、黄金和外汇市场,业务范围广泛。
1.4 中间业务是一种收费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通常以收取手续费、管理费的形式获得收益。因为不直接参与信用活动,中间业务无法以利差形式获得收益,通常他们只能以收取手续费来获取收益。这也是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特征。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不利因素
2.1产品种类少、质量低、范围小,并缺乏支柱产品
由于独立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很多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发展受到限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品种少,主要局限于国际业务的国外保证业务,如安全验证业务、备用信用证、机密的商业业务和一些低级别代理业务,银行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许多代理业务实行免收费服务,甚至自掏腰包。
2.2缺乏表外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动机模糊
由于我国创新主体的错位以及整个社会思维方式和西方不同,未完全形成“服务这种行为也应该有报酬”的概念,而我国微观创新动机也极其模糊,鉴于传统的定价模式,出现了许多无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金融创新。
2.3缺乏创新人才
金融创新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相比,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而高素质人才又非常短缺。尤其是那些不仅了解市场还了解银行经营管理,不仅可以开发设计新金融产品还会融汇资本业务,不仅会操作电脑还会市场营销的人才。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中间业务产品开发自发性不强、对市场需求分析不足等问题。产品的重复性开发造成了研发成本的浪费,再加上产品本身也缺乏亮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中间业务产品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
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建议
3.1提高创新能力、增加业务品种、拓宽收入渠道
创新是关键。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充分研究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市场并选择可满足的需求市场,针对这类市场不断设计出成本低、收入高、发展前景好的的中间业务品种,尤其是创新科技含量高、难以模仿的产品交易业务组合的金融产品。不仅如此,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还应根据其发展在不同时限细分市场,结合中间业务品种的特点,推出新的业务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各类需要。最后还要加快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建设,实现中间业务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有效优化以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3.2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与金融信息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创新网上银行业务,增加资金投入对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有显著功效。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方面,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中间业务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网上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地手段。在发展中间业务时,银行应更多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的品种,增强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地手段。
3.3健全机构,强化中间业务的管理
中间业务由于自身的特点是品种多、范围广、管理相对复杂,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来推动管理它。该组织负责研究新的细分市场,开发设计新的适合的业务品种,利用市场营销组合来宣传和推广这一业务品种。除此之外,对整个中间业务管理还要进行协调管理并与社会其他部门相联系。为配合组织的管理,还需建立起综合考核体系以便科学合理地考评中间业务。将发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量、直接收入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级领导和员工之间进行年度责任目标评价,以调动他们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金融[J],调查统计司,2005,(14).
[2] 才宏远.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5,(14).
[3] 何养华.制约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参考,2005.
[4] 朱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08.
[5] 曾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海南金融,2006.
[6]唐双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银行竞争力[J],2001.
作者简介:尹君君(1983-),女,山东济宁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国际贸易。
(责任编辑:王书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