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借鉴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院智能农业装备双创工作室的建设,将现代学徒制与工作室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出一条新的基于工作室的制造大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为企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养高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1.“现代学徒制”“工作室制”的基本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典型的新型学徒制度,它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在世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开展模式,究其内涵,不难发现它们均具有以4方面特点:采用学徒传授的形式,即技能的传授主要采用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为的主要的教学形式;采用双主体育人,即在学徒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了双主体的育人机制;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学徒在实际生产岗位中采用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师生具有双重的角色身份,即“教师+师傅”“学生+学徒”。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制融入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而形成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
与现代学徒制相似的是“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将职业领域中工作室的工作管理模式与典型工作任务,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院建立了用于教学的众多实习工场(工作坊),并对课程尝试了大胆改革,在实习工场中聘任技能高超、经验丰富的师傅承担教学任务,工场里的老师被称为“师傅”,工场里的学生被称为“技工”“徒工”。在实习工场中,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壁垒,生产实践性教学环节被强化。“工作室制”是以覆盖各个专业领域的工作室为依托,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具体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的专业壁垒,实现了素质与能力的共同推进,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校企合作、产学互动、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
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的创建
智农装备双创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隶属智慧农业学院,其工作理念是“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及技能锻炼”,工作室成员主要由在校学生、企业实习生、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企业负责人等组成。工作室主要从事:智能农业装备、数控加工、机器人、液压、电气控制以及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相关工作。工作室主要由业务组、设计组、加工组、装配组、检测组、综合组组成,工作室成员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如企业员工、企业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工作室师生学习先进的技术技能,协助工作室专业教师将企业先进的技术技能转换为具体的工作学习任务;工作室中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及企业实践项目进行全程策划、组织与指导;工作室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做好项目的策划、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完善等工作,同时也需要做好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起到表率及榜样作用等。
3.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
工作室主要通过采用校内课堂实训、企业顶岗、技能竞赛三大类进行人才培养。校内课堂实训可以采用企业真实的项目,由企业工程师、企业员工以及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企业顶岗是指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的项目,成为企业中的学徒,随着学习进程的一步步深入,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最终毕业后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采用工作室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工作室制”的创新协同管理模式。根据职业资格标准、人才岗位要求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课程体系。使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最终培养出综合职业素养高,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教学策略,深化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竞赛项目由知名的企业参与承办,通过校企共同参与举办竞赛,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互动,为专业建设、专业研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竞赛项目及内容由校企根据产业发展、行业标准等要求共同进行策划。通过校企共同策划、举办竞赛,促进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实训项目的改革与创新。与此同时,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指导,并对比赛取得的成果及时推广与辐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作室采用固定学习时间与项目弹性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固定一次集体学习时间,工作室指导老师与成员交流,快速学习、解决疑惑。通过项目弹性交流、单独沟通项目进展等方式,帮助工作室成员顺利完成项目。同时通过开展项目例会、项目周报以及项目总结等方式,进行项目的组织与过程管理。对工作室团队的考核主要包括3个方面:工作内容、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过程。工作室对成员定期考核,进出采用柔性制和淘汰制,各成员各司其职、有序工作,不得违反学校和工作室规定。
4.工作室取得成效
智农装备双创工作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参加学院双创3Q项目化教学和创新创业大赛,完成高铁卧铺置物板、散热器、铰接螺栓、液压阀块等的加工,承担了企业小治具的开发与制作,完成了我院运动会奖牌的设计与制作,此外,与企业合作进行了小型液压泵站的设计开发工作。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在苏州计量杯-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全国3D大赛10周年精英联赛,第三届“莱克杯”CAD机械设计大赛,第二届“巨林杯”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7年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2018、2019年奇迹杯三维数字建模与3D打印大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经跟踪调查,经过智农装备双创工作室历练的学生,他们有着积极上进的心态、不怕吃苦的劲头、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专业素养,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升学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有的选择了就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在企业里均非常受欢迎,受到企业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5.推广意义
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务实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将企业和社会融入到职业教育全过程,最终实现了技能教育、素养提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完美的对接。工作室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创设企业环境、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养成遵守规章制度,服从企业决策的高素质员工。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为企业储备了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赵亚平 秦培亮 马燕平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1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