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智慧城市 > 正文

行走智慧城市 数据要有统一“身份”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7-09-15


“据预测,到2020年拥有20部以上网络终端的用户将达到44%,83%以上的用户会拥有10部以上的网络终端。”日前,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朱洪波表示,到2030年无线通信设备增长超过20亿,无限服务终端设备增长超过一千倍。

资料图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对5G通信技术的渴望也愈加迫切,将需要大量的网络终端设备。但现有的连接能力、网络的承受力到底怎么样?

“智慧城市中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每个部门办理的业务也非常复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经营部总工朱伏生说,在数据壁垒非常高的情况下,要确保智慧城市的良性发展,必须打破这些壁垒,做到整体开放。

“现在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1.0,但又有了新的变化。”朱伏生说,这就涉及到虚拟、开放、智能。从现实社会变成网上虚拟的结合,包括虚实的结合。

“万物都要有智慧,还有云化。原来是垂直烟囱状的,先是私有云,后是公有云,最后是万物互联。”朱伏生拿车联网举例子,不同厂家的车,所有的器件采购、生态完全是封闭的。要打破这些,必须重新构造。一个全新的生态链,要从芯片、终端到网络、到平台设备、到整个软件应用、到服务进行集成,打造一个整体基于开放概念的重构的生态链。

“互联网+的发展重点已不在互联网本身,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促进信息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基于网络的服务向基于服务的网络转变。”谈到下一代网络技术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朱洪波说,他们做了一个实验。

在江苏,他们构建了一个智慧江苏服务平台,把江苏省目前所有涉及运营商、农业、交通、环保等几千种业务集成到这一平台上。“智能化现在还没做到,数据处理还没跟上。但是目前起码做到平台起来了,身份暂时统一了,业务集成了。”朱洪波说,但这和真正的物联网业务服务之间依旧存在距离。

上一篇:创新+集约化建设珠海智慧城市
下一篇:海尔国内首个智慧城市“样板间”将落地重庆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