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数字生活 > 正文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程加快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1-12-20
  近一段时间,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入加速期。近期,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此外,支付宝已经与28家银行机构实现线下扫码互认。

  这一进程快于市场预期。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2020年开始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展开密切沟通和探索,并陆续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目前,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

  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用银行的APP扫支付宝的二维码也能付款了。支付宝有关负责人介绍,支付宝近期与中国银联推动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广发银行、Mi Pay等28家银行和机构的开放合作,消费者可以通过各银行、云闪付及其他机构的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实现支付。

  不只是支付宝一家,近期,微信支付也宣布,已与银联云闪付实现线下条码互认互扫,银联云闪付全面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微信小程序也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

  从线上到线下,支付机构之间壁垒“破冰”的速度正在加快。此前,二维码支付服务市场较为混乱,线下互相排斥竞争对手的支付服务,线上不同平台的APP之间也呈现割裂状态。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表示,市场垄断会降低创新效率,国内部分平台公司通过交叉补贴等方式抢占市场,获得市场支配地位后实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竞争对手进入平台、提供服务,二维码支付业务仅支持科技集团内部相关APP扫码支付等。

  “平台之间相互分割,就会造成信息、资金、人员以及数据等一系列要素的分割。”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这次从线上的互联互通拓展到了线下场景,可以说是互联互通上一次飞跃性尝试。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支付互联互通仍然未完待续。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互联互通不只是两家机构通过沟通谈判,向对方开放各自的场景。真正的互联互通,是所有支付机构、支付工具特别是大型平台开放支付接口,真正面向所有支付机构、支付工具,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因此,支付领域互联互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支付业互联互通的方向,金融监管机构此前已经定调。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强调,要聚焦公平竞争,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不能仅考虑某一家机构,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机构开放,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

  眼下,支付互联互通的加快,将使得支付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王蓬博认为,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对大部分支付机构来说,凭借简单的支付服务已难以满足其业务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如何借助渠道、场景、条码互联互通的“东风”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场景、生态和产品服务,提升自身服务商户和消费者的能力,将逐渐成为支付机构业务进一步突破的关键。

上一篇: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成功并网
下一篇:安徽多地发布寒潮预警,今年冬天格外寒冷,在家也能上班?试试它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