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数字生活 > 正文

“智造”航空零部件 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于一体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8-05-14
5月10日,随着最后一台设备调试完成,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于一体的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智慧数控车间(一期)项目正式完工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商飞公司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民用飞机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探索。

  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数控机加车间主要承担飞机零部件的研制、生产工作,其产品用于C919大型客机、ARJ21—700新支线客机,也用于波音、空客转包生产项目。民用飞机的零部件数量多、种类多、精度高,且并非大批量产品,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往往需要技术工人与自动化设备“打配合”。这样的生产方式对技术工人的手工操作水平要求高,人工成本大且效率较低。

  2017年下半年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数控机加车间成立专门团队开展智能制造研究,对5台数控加工中心进行智能化改造,将机器、软件、设备、机器人进行互联互通,建成了以制造执行系统为核心,可以24小时作业的智能数控生产线。

  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上,可以看到一个六轴机器人手臂正在将刚刚加工完成的ARJ21飞机平尾角片从数控加工中心内拿出,调转方向后将角片浸入冷却液内冷却,接着烘干。完成一系列既定工序后,机器人手臂抓着零件沿着自动传输线将其精确地放置在检测台相应位置。

  质检合格后,这个角片将同它的“小伙伴”一起,由像扫地机器人一样行驶的无人搬运车按既定路线运送到托架上。随后,这些角片将一起作为合格零件,运送到ARJ21飞机的平尾制造车间。

  智能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将600毫米×800毫米飞机零件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5台数控加工中心所需技术工人也从22名减少到3名,提升了车间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管理效率,形成了一套多品种、小批量、多工序、高精度产品的柔性智能制造新模式。

  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通过智能厂区管理、透明车间管理、智能产线和智能工具四大板块,初步构建了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智慧数控车间。

  未来,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将在总结智慧数控车间运营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智能设计、智能管理、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并推动民用飞机制造向“智造”转型。

上一篇:江苏淮安警方侦破一起黑客入侵快递公司后台窃取个人信息牟利案件
下一篇:大数据应用如何爬坡过坎 专家建议:避免盲目跟风,支持政府业务融合流程再造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