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东江桥施工方案分析与解读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 时间:2017-11-29

公路桥梁工程的结构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加上建设规模比较大,施工过程通常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东江桥病害情况进行检测和调查,依据国内外公路桥梁维修加固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针对东江桥工程实例,重点阐述维修加固施工方案,以提升东江桥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1 工程概况

东江大桥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长排-三江口四级公路K7+735处,建成时间为1981年(图1)。桥梁全长度为141.10m,面宽为10.50m。上、下构分别为浆砌片石板拱、浆砌片石重力式墩台。桥面系中桥面铺装为沥青表处,桥面并未设计伸缩缝,所用钢筋混凝土栏杆。依据养护部门在桥头设计的限载标准,这座大桥目前限载10t。大桥技术标准为:设计荷载汽-15,拖-80;桥面宽度:1.75m(人行道)+7.00m(行车道)+1.75m(人行道)。

 

1 东江大桥立面效果图

2 东江桥检测病害情况

由于沿线交通比较繁忙,人流、车流交通量较大,超载车辆比较多,东江桥行车道板病害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1)1#跨主拱圈纵向裂缝所经之处是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的砌缝,某些混凝土预制块也出现一些开裂的情况。其裂缝局部泛泥且最大深度>500mm,推测该裂缝深度已经竖向贯通主拱圈截面高度。由现场检测结果可知,该裂缝与桥台前墙、基础竖向裂缝相通,且拱脚周围裂缝宽度最大。另检测发现,1#~4#跨主拱圈低面出现砌缝泛碱的情况,其中,除1#中间区域以外,其他余砌缝均已经泛碱,面积最大;5#跨主拱圈并未发现病害。

2)2#跨1#腹拱三江口向着拱脚处表层砂浆不够饱满,砌石裸露。

3)0#桥台检测发现2道竖向裂缝。其中,连通帽梁、前墙及基础竖向裂缝能够看出其裂缝程度达到0.35m,裂缝泛碱;而0#台右侧墙发生外移,最大外移数值为40.0mm。

4)桥面铺装出现大面积的龟裂、局部坑槽,并发现2道横向裂缝,而桥面两侧堆积大量的尘土。分析其原因可知,桥面铺装作为直接承受各种车辆荷载作用的部位,并对车辆集中荷载实施分布,桥面铺装遭受严重损坏,直接影响桥面受力状况和荷载分布情况。加之,重型或超载车辆频繁出现,导致桥梁冲击荷载随之增加,使得桥面板和铺装层出现更大的变形或者破坏。当铺装层遭受损害,加上雨水对构件的侵蚀,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

3 东江桥维修加固设计方案

1)对于存在严重病害的O#桥台前墙两侧对向张拉精轧螺纹钢,以此提升桥台的抗裂性能及稳定性,桥台裂缝采用压浆的方式进行修补。

2)将大桥原桥面进行拆除和铺装,新换桥面铺装运用12~22.5cm厚度的C40防水硂,内设置10cm×10cm(直径12mm)的钢筋网。为提升新铺设桥面的强度及其耐久性,根据硂重量1.5%添加高效减水剂。同时,将1#跨和0#台侧墙进行拆除,新制作的C25混凝土侧墙及现浇块,新制作的侧墙依据具体要求植筋。将0#前合及1#跨拱上进行填料,替换CL-15轻质硂对于挖空填料处进行填充。重新制作0#及1#跨人行道和护栏,对整个大桥的护栏进行修补。此外,将整个大桥人行道表面混凝土凿除,重新采用C25混凝土磨平。

3)将原有变形缝进行保留或者维修,在1#~4#墩上桥面个设计1道GQF-C-40伸缩缝。此外,东江桥已有多处出现开裂、剥落等病害,需要对其实施修补,裂缝修补运用壁可法、环形树脂灌缝等方法,剥落、露筋等病害利用环氧砂浆进行修补。

4 东江大桥施工方案

4.1 施工工序

东江桥是一项维修加固工程,必须中断该处的交通,施工单元需要上报交通管理部门,并设计警示标志。实际施工时,除要严格落实下列要求外,相关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规定展开操作。

施工工序为:

1)全程封闭交通,并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加强周边交通管理。

2)除拆除的部位以外,对整个大桥的裂缝、窝蜂等病害进行检查,采用恰当的方式修补。

3)将0#前台及1#跨旧桥栏杆、人行道进行拆除施工,对整个大桥桥面进行铺装;同时,在0#前台和1#跨拱上填料,由跨中往拱脚对称拆除,凿除人行道表层的砂浆。

4)浇筑0#前台、1#垮拱上侧墙混凝土,张拉桥台侧墙预应力拉杆;浇筑拱上CL10级轻质混凝土。

5)浇筑桥面铺筑、安装泄水管、浇筑人行道及栏杆基地;修补人行道、栏杆等部位;对人行道表层砂浆进行施工。

6)将0#台桥头170m和5#台桥头50m范围之内的旧路面及路基挖除,重新对路基和路面进行施工。各工序严格安装纵横向对称的原则展开,确保自拱脚往拱顶对称施工。

4.2 桥台加固工艺

1)进行孔位测放,孔距水平及垂直方向的误差不得超过50mm,钻孔处的误差不能大于90mm。进行钻井操作时,如果由于侧墙中的浆砌片石存在空洞,出现堵孔或者钻头卡死的情况,可通过预注浆封堵空洞及裂缝,等待浆液凝固15h后,重新进行钻进处理。

2)钻孔完成以后,插入A57钢管,钢管内外均匀关注M30水泥砂浆,管外浆在排架劲梁浇筑前实施灌注,管内浆则在精轧螺纹钢张拉后进行灌注。

3)埋植钢筋使用SZ-ZJ植筋锚固胶嵌固钢筋,实际施工时,要注意洗去孔内的灰尘,也可依据具体情况调整锚固孔位置,防止损坏桥梁结构。

4)精轧螺纹钢运用一端张拉,张拉墙左右交替具体施工时,精轧螺纹钢必须预留充足的张拉强度,数量表内的长度并不包含工作长度。张拉操作前,必须校核张拉设备。张拉操作可以分次张拉,每次操作先张拉最低一排,遵循由高至低的顺序完成。

5)管道压浆前使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将管道内的杂物清除掉,水泥浆配合比设定为:水泥:砂:水=1:1:0.45,注浆压力为0.5~1MPa。

6)在排架劲梁部位的精轧螺纹钢必须套上PVC管,避免螺纹钢与混凝土粘结。

7)排架劲梁施工前,要将墙面清洗干净,不可存留碎屑杂物。施工期间,车辆不得通行,具体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2 桥台加固施工流程图

4.3 裂缝处理方法

1)当裂缝<0.15mm时,采取表面封闭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桥涵结构病害,确定裂缝的位置,并做相应标记。其次,采用磨光机等设备先顺着裂缝的方向切割开槽,槽深10mm左右,宽度可定在60mm左右。所用聚合物水泥是在加固专用的改性环氧浆液配制后添加50g 525#水泥搅拌均匀即可。然后,待拌匀后用工具将水泥摸到裂缝处,并加压反复刮摸。最后,保证刮后的胶均匀平整,粘结力强。同时,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修饰,保证施工后整洁美观。

2)当裂缝宽度≥0.15mm时,采用灌注混凝土裂缝修补胶液封闭缝隙法。灌缝前要对裂缝进行处理,先用钢丝刷、角磨机铲除裂缝外表的尘埃、浮渣、松懈层,然后用压力空气将裂缝中混凝土碎屑、粉尘整理洁净,再用棉纱浸丙酮溶液将沿缝两侧各5cm宽规模擦拭并保持清洁。基层处理干净后,采用预埋灌浆处理的方法,即间距300~500mm埋设一个灌浆口,埋设时现在灌浆嘴的地盘上抹一层厚约1.5mm的环氧胶泥,带封嘴的环氧胶泥有一定强度时才能配浆、施灌,每条缝都应冲裂缝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施灌时应在检测封闭处是否漏浆,灌浆时压力为0.2MPa,即可满足要求,待缝内浆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拆下灌浆嘴,再用环氧树脂胶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即可。

3)对于已经灌浆完成的裂缝,待浆液固化曹州,把灌浆嘴一一拆除下来,灌浆嘴处使用专用树脂胶泥磨平,最后为每一道李峰表面在涂抹一层聚合物水泥浆,保证封闭严密,并促使其原色与原有混凝土结构表面尽可能保持一致。带灌浆工作完成后,通过压缩空气把压浆罐内及灌浆管中的残液吹干净,并利用丙酮对管路和工具进行冲洗,以备下次使用。

4.4 桥梁表层缺陷修补方法

对于桥梁结构中比较严重的蜂窝、空洞、麻面等缺陷,凿除检动混凝土,外露出骨料,对钢筋实施除锈,通过环氧混凝土完成修补,具体步骤如下:

1)将构件内的窝蜂或者缺陷出表层尽量凿除,保留原结构钢筋。同时,要对修补位置实施凿毛处理,确保混凝土表明保持湿润和清洁。

2)在修补面喷涂相应的界面剂,以此增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在界面剂喷涂尚未凝固时,可以浇筑环氧混凝土。若修补操作完成后,对新旧混凝土接缝表明各15cm宽度范围制定,通过钢丝刷把所有软弱浮浆除掉,并冲洗干净。随之涂抹两层封闭浆液。涂抹环氧树脂时,第二层方向要与第一层垂直。全部修补工作完成后,还需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提升大桥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麦杏杰.东江特大桥栈桥稳定性计算分析[J].低碳世界,2013,(16).

[2]杨政.东江特大桥主墩承台套箱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3]陈志高.道路桥梁水上工程环保施工方案[J].广东公路交通,2013,(2).

[4]罗国新.东江南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比较及计算[J].城市建筑,2016,(5).

[5]秦基珍,顾剑,董再更,等.港珠澳大桥桥梁施工方案简介与预算定额项目研究[J].公路,2013,(8).

[6]农代培,季跃华,徐炳法,等.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总体施工方案[J].桥梁建设,2013,43(3).

[7]景强,苏权科,陈东兴,等.港珠澳大桥海中桥梁工程埋置式承台施工方案[J].世界桥梁,2015,(2).

 

(作者供职于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公路管理所)

 

上一篇:雄安新区电网建设研究
下一篇: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