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固网改造及IMS建设方案研究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 时间:2017-12-20

1 研究背景

1.1 网络现状

固定网PSTN:某局PSTN固定语音网目前在9个地市共设置11套端局LS,设备总容量约为40万门。目前全省实装用户数约为25.6万户,总的实占率约为64%。

固定网软交换:某局共设置1对软交换Server,采用双归属组网,容量为17.55万户,现网用户为16.62万户,占用率为94.7%。

固定智能网:某局智能网设有SCP、SMP各1套,1套和移动网共用的一号双机业务平台(由AS兼做)。主要处理卡号和一号双机业务等。

IP承载B网:某局IP承载B网目前在各个本地网均设置有1对AR设备,采用华为NE80E、NE40E设备。

IP承载A网:某局IP承载A网目前在各个本地网均设置有1对AR设备,采用华为NE40系列设备。

1.2 固定网PSTN所面临的问题及IMS的启动

PSTN网络特点:设备入网时间长,且厂家支撑力度减弱;备品、备件严重缺乏,造成运维成本增加;设备耗电量高、占用面积较大;提供的业务灵活性不够。

IMS作为网络融合的基础,也是运营商业务能力开发的引擎,其是运营商对抗OTT的一把利剑。IMS是软交换的下一跳,进一步实现了业务与控制的分离,能为固定、移动用户提供统一的会话型多媒体业务。

PSTN网设备已在网使用10多年,目前设备老化严重、故障频发且耗电量高、占地面积大,加之原设备生产厂家已不再生产老旧型号板件,导致备品、备件严重缺乏,造成运维成本增加、难以适时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业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IMS建设方案

2.1 建设原则与IMS业务

建设原则包括:新增固网语音用户的需求和PSTN网改需求;IMS网络建成后,完成PSTN语音网向IMS的迁移,实现PSTN设备退网下电。

IMS业务包括:PSTN基本语音业务和补充业务;传统智能业务包括悦铃、固网VPN、综合VPN、卡类、预付费、Centrex业务和一号双机等业务;多媒体电话业务。

2.2 建设规模

工程设备规模取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某局IMS建设规模为40万线,满足某局PSTN网改需求以及新增固网语音用户需求。

2)IMS核心网建设主要用于满足各本地网采用H.248协议(基于H.248协议的PON设备和AG设备)以及采用SIP协议(基于SIP协议的PON设备和AG设备)的接入设备的接入。由于主要为了满足退网的PSTN端局下挂用户的接入,而这部分用户基本为V5接入用户,本期拟采用建设AGCF的方式接入这部分用户。

3 IMS大区划分

根据规划见意某局作为一个IMS大区:

1)设置S/E-CSCF/BGCF、I-CSCF、HSS/SLF、ENUM/DNS、MMTEL AS、MGCF、IM-MGW、AGCF、IM-SSF、CCF、业务开通设备和OMC等网元。

2)所有核心网元分别在A机房和B机房各设置一套。

3)每个机房设置一对业务接入路由器和1台汇聚路由器,机房内所有IMS核心网元的信令端口和媒体端口直连所在机房的业务接入路由器,同时在每个机房各设置一对局域网交换机,汇聚各设备的网管和计费端口。

4 IMS网络架构

1)IMS域内业务通过IP承载B网承载,IMS域与移动网和其他运营商业务通过综合关口局中转。

2)IMS域与固网软交换业务的互通可以通过IP承载A网以IP直达方式疏通、也可以通过综合关口局转接至TG疏通。

3)大区中心业务区均利用现有的本地综合承载网接入IMS设备。各非大区中心地市仅安装AG/TG设备。

5 传统智能业务触发方案

固网传统的智能业务包括固网VPN、卡类、悦铃和一号双机等业务,此类业务通过现网SCP等智能网平台配合实现。

IM-SSF与现网SCP对接方式,若现网智能业务平台不可升级,但可与IMS网络实现直接对接:引入IM-SSF网元,实现传统SCP与IMS核心网对接,IM-SSF完成业务触发,而业务控制仍旧由SCP完成。

通过IM-SSF和SCP对接继承方案功能要求:

1)对IM-SSF的要求:触发前IM-SSF根据S-CSCF带过来取出的Route字段中的AC参数信息到SCP触发业务,并保存带过来的ODI信息; 触发后IM-SSF触发完当前业务将保存的ODI信息添加在Route字段中发给S-CSCF。

2)对SCP的要求:和IM-SSF网元采用INAP协议对接;根据IM-SSF带过来的接入码AC正常触发业务。

6 IMS建设关注点 

6.1 组网方式

1为组网方式对比一览表。

1 组网方式对比一览表

比较项

单大区

双大区

业务发放

BOSS对一个SPN统一业务发放,业务上线时间缩短

BOSS对两个SPN行业务发放,业务上线时间拉长

日常维护

维护一套设备,IMS呼叫故障,可用一套网管,只定位同厂家设备问题,维护成本低,便于维护

两个大区建设需要两拨人员进行维护,维护成本翻倍

工程实施

大区内对接点较少,建设周期短

如果双大区是异厂家组网,对接程序复杂,工作量大。

网络演进

升级阶段,由于现网传统固网80%、NGN100%为同一厂家(华为)承建,升级仍由同厂家承建将更为平顺

双大区异厂家组网时,因厂家存在私有协议可能带来的对接问题

业务发展

现网业务迁移复杂,同厂家割接交付周期将缩短

双大区异厂家建设,增加了业务创新的机会,但也增加了业务割接的难度和成本

厂家支持

依靠同一厂家IMS能力

依靠不同厂家IMS能力

总结:从网络建设、日常维护等方面考虑,单区组网模式具有优势。IMS单局点可支持1000万用户,没有必要建2套IMS。

6.2 用户接入

个人用户(新增):FTTH类,通过A-SBC接入P-CSCF、AGCF;小区类,通过AGCF+H248 MSAN接入或P-CSCF+SIP AG接入。

企业用户(新增):PBX通过SIP GW、AGCF 、MGCF接入;Centrex:与接入方式和接入设备无关,任何接入设备下的IMS用户都可以组群。

现网V5用户接入(改造):采用AGCF+MSG9000设备接入V5用户。系统包含了MSG(TG和SG)和AGCF设备:MSG9000中的SG负责将V5信令从传统电路交换网络中适配到IP网中,完成信令转换功能;MSG9000中的TG则是将PCM通道上的语音与IP网中传输的语音进行相互转化,完成媒体转换功能;AGCF通过V5.2协议完成信令控制,通过H.248协议完成媒体控制。V5用户通过AGCF网元接入到IMS系统中,AGCF根据V5口和L3地址找到相应用户,发起相关PUI的SIP REGISTER注册流程。AGCF和CSCF/AS之间的流程,与普通H248用户相同。

6.3 用户数据迁移

现网用户数据向IMS迁移可分为3个阶段:

1)初期多个网络共存,用户数据独立存储,保持现网SDC不变,新建1对HSS设备,只存储IMS用户数据,HSS与现网SDC是共存关系。

2)中期随着PSTN用户和AG用户向IMS网络的迁移,现网SDC中的用户数据也逐步迁移到HSS上来,由HSS集中存储管理。此时用户业务受理发生改变时,BOSS系统需要识别该用户是传统用户还是IMS用户,然后向SHLR或HSS下工单。为了割接方便,现网用户尽量按号段割接。

3)后期用户全部迁移到IMS后,现网SDC中的用户数据全部迁移到HSS,由HSS实现对固网、IMS等多网络用户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 “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6.4 运营支撑

业支改造技术关键点:资源系统,增加IMS用户相关的资源项,如区分IMS/NGN用户。激活系统,根据资源项的不同区分激活指令,新增IMS激活命令接口。业务开通系统,根据资源项的不同区分开户流程,新增IMS开户命令。业务受理系统,支持受理IMS业务。

工单接口技术关键点:基本开销户命令接口、智能业务发放命令、虚拟网用户开销户命令、PBX群开销户命令、确认移机,停复机命令、2E的IT开通指令穿越测试。

IMS网改统一业务发放:为简化业务发放接口,SPN作为IMS的统一业务发放网关,与现网BOSS系统对接并向各网元下发相应的指令完成开户。

IMS网改统一计费方案:(1)CCF网元将IMS网元产生的ACR(Accounting Request)转换生成CDR(Charging Data Record),并将CDR文件提供给计费中心。CCF采用1+1互备方式。(2)各计费网元与CCF通过局域网组网,同时计费汇聚交换机接入本机房计费DCN实现与计费连接。(3)CDR内容采用ASN.1编码。1个话单文件由1个文件头和多个CDR记录组成,1个CDR记录由CDR头和CDR内容组成 。

6.5 可维可管

IMS网管整体方案:集中在大区中心建设网管中心,管理全网设备。在大区中心接入地市、接入县部署网管客户端,连接大区中心的网管服务器进行日常运维。网管服务器支持“分权分域”的授权、认证,能够对不同接入地市、接入县的用户进行区分和隔离。

核心网统一管理:网管系统支持核心网FMC统一管理和平滑演进,降低OPEX和网络演进成本。减少EMS和北向接口数量,减低CAPEX和集成成本。

7 结语

综上所述,IMS是3GPP/3GPP2(移动)和TISPAN/ITU-T(固定)网络架构的核心,具备开放的网络架构,提供了基于IP承载的、与接入无关的IP多媒体业务控制能力,提升了多媒体业务的多样化需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网络通信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强磊,饶少阳,陈卉,等.IMS核心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陈宾.基于IMS的固网接入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简介:王玉香(1981-),女,福建光泽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福州市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交换设备维护。

上一篇:挂篮施工法在高铁连续梁桥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酚类饲料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应用探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