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背景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500千伏线路工程(包21)途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线路全线由两条单回路组成,其中左回14L001-14L077长度为43.168km,共杆塔77基;右回14R001-14R070长度43.144km,共杆塔70基;全线共采用杆塔147基,其中耐张塔51基,直线塔96基。海拔高度2900~3800m,气候多变,恶劣气候较多。高海拔、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紫外线强,夏季多雷暴,易发高原疾病,施工机械和人工降效明显,施工难度非常大。雨季集中在6~9月,白天雨水密集,有效施工时间短,14L016、14L049、14L064、14L065、14R060、14R061为直柱大板基础,受地质条件及高海拔环境的影响,基础立柱设计高度在5m以上,部分基础立柱高度达到了6m,基础截面宽度在1.2~1.8m,采用普通钢管架固定立柱模板,其承载力无法满足要求,模板支护施工难度很大。如何结合线路施工的特点,有效解决高立柱模板支护难题该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难题。
2 现状分析
目前,在输电线路施工行业仍广泛应用传统拉筋解决高支模难题。传统拉筋技术是直接使用钢筋在支好的模板上对穿后固定,基础浇筑完后割除。该做法易造成拉筋外露,影响美观,且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图1 拉筋外露
在建筑行业,目前较多使用对拉螺栓等专用工具进行模板支撑,相对费用较高。线路施工过程转场频繁,作业环境恶劣,专用工具使用寿命较短,因此专用对拉螺栓等工具不适合输电线路施工行业普遍应用与推广。
3 直螺纹拉筋技术简介
结合线路实际情况,将传统单根拉筋改为由3段组成,采用直螺纹连接,使其安装、拆除更加简便。在材料站预先加工完成,运至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即可,减少施工现场的设备投入。拉筋下料后,使用直螺纹滚丝机制作端头直螺纹,并配置对应数量的连接套筒,具体步骤如下:
(1)结合设计图纸,对所需的拉筋在材料站应用直螺纹滚丝机进行加工。拉筋的规格结合承载力的要求进行选择。每两段拉筋均通过套筒连接。按照外拉筋+套筒+内拉筋+套筒+外拉筋的顺序组装起来。
图2 模板拉筋组件
图3 模板拉筋连接方式
(2)将内拉筋和外拉筋的连接部位设置于模板内侧,减少外因对防腐层的影响,保证接头处不露出混凝土表面。
图4 模板拉筋安装示意图
(3)基础成型后,先拆除外拉筋再拆除模板,外拉筋拆除后留下的孔洞,采用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填充并抹平。拆除外拉筋时,使用直螺纹套管扳手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拆除。
(4)拆除后的外拉筋,妥善保管,稍作清理后可再次使用,减小材料的损耗量,降低施工成本。
4 应用效果
通过现场实验,经改良的对拉筋工艺投入使用后,基础支模稳定可靠,无涨模等现象,拆模后基础外观质量美观,免除了传统拉筋在拆模后需要将对拉筋外露部分切除,并进行防锈处理等繁琐工序,减少了施工现场需使用发电机、切割机等工具投入。
5 结语
直螺纹加工技术为输电施工行业中成熟的施工技术,直螺纹拉筋技术是对传统拉筋技术的一种改进。通过三段式组合更加偏于现场实际操作,减少了部分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在输电线路施工行业中具备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简介:确巴(1969-),男,国网西藏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生,研究方向: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