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电网系统得以广泛推广。智能电网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对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不断建设的智能化电网,目前有一种新的电网服务已经活跃于市场上,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电网营销系统和体系、新的电网服务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化的市场服务以及建设电网的要求。供电企业需要以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建立符合实际的电力营销体系,这样才能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更好的适应市场化电力服务,最终使智能电网的服务效能得以发挥。
1 智能供电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供电服务以及沟通渠道来使其更方便用电的方式被称之为智能供电。这种电力系统可通过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管理系统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对用电客户起到快速控制、有效管理、高效服务、便捷通信等的作用,还能精准测量供电企业与市场终端,实现连接、智能化和高效服务的功能。
使电网系统服务智能化以及营销智能化是建立智能电网的主要目的,终端客户端可借助电力系统的电子通讯设备和传感器实现有效的连接,最终形成一个切合实际的用电控制网络。而在管理平台上,所有的信息均可被该用电控制网络进行收集,然后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调度,使其服务的速度以及服务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2 智能电网环境下供电的特点
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供电企业的供电特征的智能化决定了其能否转变,供电特征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设备的高科技化、先进的技术、经济效益高、丰富多样的服务种类、有完善的平台系统。先进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效实现集控制与测量技术;(2)有效实现高速海量储存技术;(3)实现智能通信的连接;(4)实现多功能一体的智能服务网络的精准测量。智能电网在客户与供电企业之间实现了桥梁的作用,使其双方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客户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电力资源,并且辅助供电企业调查电力市场,最终实现网络化的电力营销和智能化的电力营销以及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服务。
图1表示的是,只有在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良好的建设智能化的电力营销架构,对其进行建构时的基础条件是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最终使电力营销管理的目标向高效化和质量化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建立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时,还需要突出客户的作用,发展目标务必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同时对各个子模块相互的作用也要谨慎考虑,高效管理客户关系。图1传递的信息还包括在建构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时,为了贯穿统筹兼顾的管理和提高管理水平,管理的协调性以及管理的全面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图1 智能化电力营销架构示意图
3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建设
在建设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时,实时掌握智能电网发展的实际情况至关重要。基于这一情况,电力营销体系和智能电网发展的环境就能够维持一致性和协调性,这对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进步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从而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3.1 客户知识智能化管理
之所以对客户知识进行智能化管理,其目的主要就是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有效收集整理客户知识数据,并分析客户资源,在电力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指导工作。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要想得到稳定的发展,就需要管理、归档以及调用客户知识的信息。
3.2 客户负荷智能化控制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力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客户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加剧了我国供电行业用电需求紧张的局面。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这一僵局,必须有效管理客户的负荷。在控制负荷智能化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首先应该考虑的:自动计量、电力制定、分布式网控。客户的实际需求可通过“交互技术”来满足,与此同时,在管理负荷智能化时,首先要以客户的实际用电情况为依据,然后预测客户未来的用电趋势,最终使客户的供需维持在平衡的状态。在控制客户负荷智能化的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参数至关重要,切实监控客户的电情况,最终优化供电方案,针对不同的客户选择最佳的供电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图2 智能化负荷控制体系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在建设负荷智能化控制体系时,首先要对负荷进行预测,其次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然后根据用户实际的用电情况,有效控制客户用电,从而选择最优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其用电需求。
3.3 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
在电力企业中有一项需要重视的议题就是控制电力营销过程中的风险,除此之外,在建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时,信用风险管理也是一项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建设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时,可以先分析客户知识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基础,然后评价客户的信用水平,从而解决客户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不仅能够使电力企业的信用风险大大降低,还可以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3.1 重视信用风险的预警
首先要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然后以此指标预测客户产生风险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缓解用户拖欠电费、偷电漏电的不良情况,从而使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稳定提高。
3.3.2 有效评估用户的信用等级
对用户评估其信用等级,可以使“人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变成实际,还可以借助定量、定性分析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这有利于客户信用等级有效的提升。
3.3.3 应用信用风险决策手段
决策信用的风险,收集并分析客户历史的信用数据,然后评估客户的风险预警,使客户的信用水平得到良好的改善,确保客户对供电企业工作主动配合,保证电力企业持续发展。
3.3.4 建设客户关系的管理智能化体系
建设客户关系的智能化体系,可以使得客户与电力企业相互存在的问题得到缓解,最后更加优质地服务于用电客户。详细的研究并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的各个环节,先建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高效地把控市场契机,确保企业和客户能够建立友好的关系。在建设客户关系的智能化体系过程中,需要坚持的理念就是“客户第一”,重点维护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使电力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建设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时有三点内容是需要考虑的:
(1)客户满意程度的把握。在维护供电企业于客户的关系时,评价客户满意度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使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客户的抱怨有效的减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一部分和客户的关系。在电力企业的工作中,为增进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制定对应的处理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2)智能化响应系统的建设。智能化响应系统指的是借助智能化的手段改进原有的人工客户的工作模式,确保回答客户问题的时间要足够快(第一时间)。
(3)评估客户资源价值的有效性。在建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时,电力企业的重点关注项就是评估客户资源价值的有效性。客户资源除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外,还可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的程度。在明确客户资源的基础上,需要评价客户资源价值的有效性,评估客户资源的等级,在客户结合自身重要性的基础上设置对应的等级。如此在维护客户时,电力企业就可以找到侧重点,在避免一些大的客户流失的同时还可以对潜在的客户进行挖掘,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促使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各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此,在电力营销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比以往更加复杂,需要电力企业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使自动化营销程度有效提高,挖掘其潜在能力,为供电企业创益,促使电力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宏.智能电网框架下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方案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
[2]刘文军.基于智能电表的居民用电营销系统功能设计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
[3]彭宇.智能化小区电力营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3.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简介:吴融融(1989-),女,广东潮州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电力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