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境内河流水系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风能及光热条件较好。近些年,云南省风力发电项目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各地基本均有风力发电项目规划,每年均有风电项目投产发电。风电属于清洁能源,相比火电等其他能源而言,具有污染小、施工期段、投产发电快等特点,同时还能对当地的电力和能源结构起到补充、调整作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开挖扰动活动破坏原有植被,使原有地表抗侵蚀能力减弱,产生的弃土弃渣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会使侵蚀源进一步增加。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这不仅是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但是在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风电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本文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云南省风电场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 云南省风电场项目建设特点
云南省开发的风电场选址基本位于山脊上,山脊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少有人为干扰,植被条件较好。风电场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风电场占地面积大,扰动范围广,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比重较大。
(2)风电场扰动方式多样,场内道路和集电线路的建设主要为线性扰动,风机及箱变基础等施工主要呈现为点状扰动,升压站、吊装平台、施工生产生活区的施工活动表现为面状扰动。
(3)在建设过程中若不能就地利用开挖的土石方,将会产生弃渣,需要布设弃渣场,要对渣场进行重点防治。
(4)风电场一般施工时间短,控制性工程为场内道路工程。
2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目的及内容
2.1 验收的目的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目的主要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水土保持整改建议及意见,以达到完善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2.2 验收的内容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主要内容为评价水土保持设施类型及变更情况;统计分析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内容,对重要单位工程的质量、运行情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水土保持组织领导、规章制度、监理、监测工作;计算项目的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覆盖率和林草植被恢复率是否达标;分析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投资完成情况。
3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问题
3.1 工程变更
在风电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实际工程布置和土石方工程量等较水土保持方案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大多是依据可行性研究的成果编制的,风电场的可研成果基本是在对风电场场址地形地貌、道路交通、风能资源、电能送出等初步勘察分析后得出初步成果,后期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及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工程地址、地形地貌、周边居民意愿、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及施工工艺、方法的变化的影响,导致风机机位的调整、道路走向的变化及土石方工程量和渣场的增减。其中工程占地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和渣场变化情况较常见,云南省风电场基本为山地型风电场,受地质、地貌条件影响,道路走向的调整导致道路开挖边坡、设计标高、开挖、回填量发生较大变化,面积也发生相应变化;风机基础尺寸调整、吊装场地尽量利用现有地形,亦导致土石方工程量和面积发生较大变化,因此风电场实际施工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普遍较可研成果大幅减小。云南风电场的变更基本都涉及渣场的变更,主要是由于实际施工中,开挖土石方大多用于吊装平台和道路回填,主要是增加风机平台和道路边坡的回填量,减小了工程弃渣量,导致渣场数量相应减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2011年3月实施)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云水保[2010]103号)规定: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如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线性工程三分之一线路)等发生变化时,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本规定的程序报原批准单位重新审批,当取料场、弃渣场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单个料场、渣场取、弃方量增加10%以上),应针对变更部分编制水土保持工程变更设计报告或变更设计表(变更报告应达到初步设计以上深度),并报原审批单位认可后备案。云南省风电场基本都存在风机机位、道路走向、占地和渣场变更等情况,但未引起建设单位重视,一般是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单位或监测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后,才着手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水土保持变更设计工作,因此设计变更工作较为滞后。
3.2 水土保持意识不强
一些单位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了解、不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2011年3月实施)的规定: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风电场建设单位追求风电场尽早并网发电,没有遵循“三同时”制度,导致了水土保持工程的滞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不重视水土保持管理,如弃土(渣)未及时运往渣场堆放,未严格控制施工开挖扰动面,形成大面积的裸露边坡,在雨天土建施工等均会导致新增水土流失的增加。进而在项目竣工验收时,由于水土保持验收问题而导致主体工程无法进行验收,才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中,由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单位或监测单位对项目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及意见,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对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进行整改及落实,既延迟了企业的投产发电时间,又人为增加了水土流失,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3 措施落实不到位
针对风电场项目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中设计了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场内道路和风机平台的挡护措施,渣场的挡护及排水措施,施工场地的表土剥离措施及后期的植被恢复措施,施工期间的临时挡护、排水和覆盖等措施,形成工程与植物、永久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不强,往往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较为滞后,且未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中的道路和平台挡护措施实施长度和断面尺寸较方案减小;设计的浆砌石排水沟往往调整为土质排水沟,实施的断面和长度较方案减小;渣场未启用或渣场数量启用减小,渣场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分台,挡护和排水措施实施不完善;施工场地表土剥离未实施,后期植被恢复覆土全部外购;植被恢复措施实施标准降低等,方案中设计了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措施,但实施中一般只采用撒播种草单一的植被恢复措施,仅在升压站采取了景观绿化措施,植被恢复措施抚育管理不到位,导致撒播的草种成活率和覆盖度均不达标,与周边景观协调性较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部不到位,不仅增加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坏境,同时也制约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完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后,方能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不仅增加了竣工验收时间,也延迟了建设单位的项目投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3.4 公众监督薄弱
风电项目在水保方案评审后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督机制,虽然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风电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执法检查,但由于云南风电项目多、地域分散、执法检查人员不足等原因,不可能做到一一检查,只能对典型项目进行抽查,因此未能及时掌握风电项目建设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同时,多数建设单位疏于管理、水土保持意识不强,无人负责管理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也缺少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风电项目在开工前期,公众对项目建设信息了解渠道较少,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信息公开不充分,多数受影响的群众对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信息知之甚少,风电项目的开展缺少了公众的参与度与监督性。
4 对策及措施
4.1 健全法制体系
在风电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建设等过程中,都应遵守水土保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在水土保持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未执行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应责成企业进行水土保持整改,整改不通过的不予投产发电。
4.2 加大宣传教育
对风电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等单位进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水土保持意识,通过水土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以及水土保持相关单位的培训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网络宣传等形式,对风电企业进行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使风电企业明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流程及工作重点,使风电企业规范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确保顺利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4.3 加强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主要是掌握建设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准备评价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影响,同时也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提供依据。风电企业应在工程建设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强化监测的重要性;加强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监测水平和能力;在监测中鼓励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拓展监测范围,扫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发挥监测对水土流失的监督性作用。云南省水利厅连续发布了《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1月1日起实行)和《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云水保监[2011]1号),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证和制度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云南风电场发展迅猛,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弃渣乱堆乱放、大面积的植被破坏等情况,造成人为水土流失愈加严重。因此,需从健全法制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重视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入手,加强风电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工作,减少风电场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房媛,李应罡.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范围的界定[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3).
[2]王春红.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移民水土保持问题与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7,(6).
(作者系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