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健康助力小康 仁心牵着民心 ——记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原院长王根土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 时间:2018-04-09

       健康助力小康,仁心牵着民心。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全面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国家不断加大医疗惠民力度,尤其是健康扶贫工程为贫困地区大病、慢性病、重病患者带来福音,新出台的一系列医疗惠民政策,正在积极为广大基层群众铺就一条“健康之路”。如今,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发力,部署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目标,从而也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医疗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未来中国在新时代推动中医药发展和健康事业进步指明了航向。作为中医药事业和基层健康事业矢志不渝的推动者,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原院长王根土医师,将以此为契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奉献一己之力。

未病先治,助力健康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三高患者呈翻倍势增长。尤其是在农村,很多老人平时忽略身体保养,高血压患者众多。但是走进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却会发现,这里的血压高患者很少,并且当地村民的身体状况也非常好。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农村,这里的村民却能保养得这么好呢?

原来,在几年前,莪山畲族乡村民的身体状况和其他地方的村民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王根土医师的努力下,当地将“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大力推广,换来了今天全民健康的局面。

当时还是当地卫生院院长的王根土发现,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健康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经过深思熟虑他找到了根源,原来是很多患者并不是突然发病,而是由于平时疏于保养,长期积累,疾病悄然而至,而当患者感到病痛时,可能已经无法医治。每当看到这样的例子,王根土都感到非常痛心。他认为,作为医者不能从死神手中抢夺回这些鲜活的生命就是一种失职。因此,他转变思路,因为他发现传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病方式并不是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最好方法。

有着多年中医临床和研究经验的王根土深刻认识到“防大于治”即防疾病于未然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积极探索,并最终发现要想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必须掌握准确的健康信息。而为了这些信息,他从那时起就带领院里的骨干医生开启了为畲乡的每家老百姓义诊、检查身体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的征程。艰辛的付出换来了良好的效果,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总会特别关注哪些村子里高血压患者和中风案例普遍较多,并对该村进行详细调查。通过仔细询问,他们发现这些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当地老百姓都“爱吃咸”,这与高血压等疾病有必然联系。为了杜绝这一现象,他们从宣传着手,对当地老百姓反复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引导他们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王根土感受到时代的伟大,并深刻领悟到高科技的作用。于是,他将“未病先防”的科学理念接轨高科技,与杭州迪安血检中心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尤其是他们共同推出的“标本送检项目”,有效针对体检后发现异常的患者,实现了肿瘤标志物和肝病等各项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对症下药,进行相应科学合理的调理,提高诊病治病效率。

另外,针对亚健康人群,王根土提出,根据健康科技发展趋势不难发现,预防和转变亚健康就要从“治未病”着手,同时合理运用现代科技的健康管理,达到强强联合,“最佳搭档”的目标。不难发现,“治未病”的目的就是把疾病挡在门外,这对以“治已病”为重点的现代医学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王根土表示,其实目前很多疾病的形成都需要10~20年时间的累积。从理论上说,人体在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相应的器官功能会先下降,直到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就会发生病变。所以,虽然目前亚健康状况人群占到1/3,但只要在疾病发生前进行合理处理,让身体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能转危为安。可见,“治未病”迫在眉睫。

据王根土多年的经验得出结论,一般“治未病”主要是通过体检、化验、测量、心理问卷调查、中医体质辨识等方法进行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测,主要包括常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而从中医角度来讲,医生往往会从平和、气虚、阴虚、阳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和特禀等9种不同的体质加以区分,医生也说通过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哪些人属于哪类体质,从而对个人的健康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2012年,王根土从莪山畲族乡卫生院调到县中医院治未病科坐诊,为他对“治未病”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患者受益。2015年退休后,他仍继续在平安老年医院、桐君街道卫生院、桐君堂国医馆、中医院等轮换坐诊。并且,从那时起他便拒绝一切外界采访和报道,静心为需要的患者服务。

心系百姓,把脉大卫生

除了推广“治未病”的大医理念,王根土时刻都心系老百姓。他曾针对因莪山经济落后使得当地农民遇到大病很难保证其治疗的状况,两次提出在莪山畲族乡实施医疗保险的意见和建议,并加强在村民中的宣讲力度,在与乡领导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努力下,昂地农村大病合作医疗参保率不断提高。而作为畲乡的一名人大代表,王根土将“大卫生”的观念带进畲乡,依此逐渐改变当地的医疗状况。1998年,他还在人大代表会上提出关于《加强卫生院内部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议案,期望能够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改变当地因贫穷而看不起病的现象。

说到王根土对当地百姓做出的贡献,其实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尤其是在他连任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医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的15年间,无论是上门诊、下病房,还是值班、会诊,他每天都亲力亲为,尽善尽美。为了让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孔展露笑容,王根土从来不顾劳累和辛苦,用一颗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真诚地服务每一位求诊乡亲,尽全力满足各种患者的不同需求,切实尽到一位医者的责任。

同时,王根土多方联络各大医院,一方面,获得各种技术援助;另一方面,带动自身发展。仅1999年,他就通过增高病床、手术台等医疗设备等提高了医院整体诊疗能力,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为卫生院争取到价值4万元的设备和资金,并开展外科手术,使门诊人员超过2万人次,满足了当地村民对医疗水平的需求,实现了“小病不出乡”的目标。

多年来,王根土精湛的医术吸引了众多患者前来就诊,为了扩大医院影响,他不断追求社会效益的扩大。每逢重阳节,他都会提前带领医院医护人员到全乡13个村开展义诊活动,活动期间,他们会免费为60岁以上患者提供一周的药品,这也让很多还未显现的疾病得到及时遏制。而这些活动也让使得卫生院门诊量不断上升,年业务收入也逐年稳步提升,为当地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医者大诚,医生就要医治救助病危中人,使其生还。而像王根土这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不仅令人感到无比敬佩,更展现了这个职业的神圣。

 

上一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学家 ——记全国果菜园艺专家夏树让教授
下一篇:格物致知 兼济天下 ——记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白先宏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