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光伏发电项目风险管理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 时间:2018-04-09

随着当前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相关部门对各产业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光伏发电这种新型能源利用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我国在光伏发电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导致当前光伏发电项目中各项由技术风险而引发的事故无法得到较好的规避,严重影响光伏发现项目的进展及成效。对此,本文对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光伏发电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1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分析

光伏发电是一种对新型能力的利用模式,由于推行不久,目前光伏发电各项应用技术仍处于试点阶段,距离成熟的技术体系还有一段差距。同时,我国在光伏发电方面的相关技术均引自与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实际需求情况匹配度较差,从而导致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过程中各项应用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光伏发电这一新型能源利用模式的成效。由于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具有密集性、环节复杂性以及技术众多等特征,从而促使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因素较多。对此,本文将根据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设计、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以及光伏发电项目运行三大技术阶段对光伏发电项目所存在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具体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如图1所示。

 

1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

1.1 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技术风险

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技术风险主要由技术方案设计风险以及设备选型风险组成。其中,光伏发电项目技术方案设计风险是整个项目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设计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池,将会对整个光伏发电项目造成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光伏发电项目设备选型风险主要体现了光伏发电项目各项设备的质量情况,设备选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是该项目风险研究方面重点考虑因素。

1.2 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技术风险

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技术风险主要由三大风险因素所构成:人员施工安全风险、设备的安装调试风险、建设期管理调度风险。由该风险所引发的事故将会对整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周期造成一定的影响,将会使项目进展受阻,从而使项目建设成本增加。其中,人员施工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如工作人员施工不当、设备老化、安全措施不当等。光伏发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由该因素而引发的施工事故,不仅会耽误项目进展,增加成本,还可能会由事故处理不当而引入人员暴力事件,使事故上升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层面,从而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麻烦。设备的安装调试风险是指在进行发电机组的设备安装及调试方面,由于安装调试环境复杂以及设备造价高等原因而引发的阻碍光伏发电项目运行效果的事故。建设期管理调度风险主要体现于由建设周期管理不善而对项目建设极限造成的延误现象,从而使光伏发电项目预计的资金流无法承担工程延误造成的成本损耗,严重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1.3 光伏发电项目运行技术风险

光伏发电项目运行技术风险主要分为继电保护风险、供电可靠性风险、电源稳定性风险、电能质量风险。其中,继电保护风险主要是指由极点保护与光伏发电系统不适应而造成的继电器误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顺利运行;供电可靠性风险将会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使整个光伏发电项目失去可靠性;电源稳定性风险是指由电源、电压等不一致而引发的电源系统内耗化现象,将会降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电能质量风险是指配电网在与光伏电源进行连接之后可能会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

2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工作中,需考虑各项指标可作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重大风险事故的代表。基于此,根据以上对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的详细分析,本文将选取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以及运行技术风险3项作为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具体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权重计算

2.3 权重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技术步骤,以准则层的指标权重计算为例,通过专家打分,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打分结果和权重。

2 技术风险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名称

设计技术风险

施工技术风险

运行技术风险

权重

设计技术风险

1

2

3

0.455

施工技术风险

1/2

1

2

0.355

运行技术风险

1/3

1/2

1

0.190

3 实例验证

根据上文建立的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评价模型,本文将以某10MW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对该模型的可靠性及合理性进行检验。具体检验过程如下。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指标权重为:

为了使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指标更具合理性,本文在收集各项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邀请10位相关专家对各子指标层进行项逐项测评,具体专家测评定级情况如表3所示。

4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发现,该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水平分值70.4,这足以说明该项目在技术层面仍不够完善,发生技术事故的风险仍相对较高。对此,本文认为该光伏发电项目的风险管理人员可从技术风险的各项子指标层入手,对各项风险指标可能引发的事故进行优化,从源头入手规避由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而对整个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管理欠佳的现状,本文提出构建光伏发电项目技术风险评价模型对各项技术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验证赋予该模型科学性及合理性,能够对伏发电项目的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对太阳资源的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解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风险管理浅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2).

[2]何宁波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山西电力,2017,(2).

[3]董博,杨小兵BT模式下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1).

[4]邓健,王壮壮,袁在忍,等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光伏发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11).

[5]章玲,方建鑫,周鹏新能源发电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基于多指标评价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

 

(作者李建周系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运维事业部副总经理,电气工程师)

上一篇:雕铣机自动换料系统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