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1)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两个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企业“两个体系”建设效果差,没有将“两个体系”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没有落实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中,没有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对象,缺少科学的记录方法,存在被动应付、走过场现象。
2 研究内容
(1)系统是集计算机、物联网、网络通信、信息采集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系统,包含风险分级管控、日常井下隐患排查、安全隐患闭环系统、安全培训、考勤轨迹、实时通信等管理功能,管理人员实时查看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传递给安全隐患排查人员。
(2)风险隐患大数据分析。系统保存安全隐患排查员的隐患排查记录,生成每日隐患排查报告,为风险分级管控提供了依据。利用大数据分析隐患存在的范围及特点(时间、隐患类型等条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解决现场存在的隐患,指导风险分级管控,为安全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3 系统原理
本解决方案由移动终端、数据传输终端及软件平台组成。
(1)安全隐患排查人员携带内置读写模块的移动终端,隐患排查路线及检测流程、检测时间等功能自动存储在隐患排查移动终端中,人员隐患排查路线信息和隐患及处理信息通过数据传输终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的软件平台,由系统自动根据情况形成各类报表。
(2)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各安全员的隐患排查信息,指挥调度隐患排查人员处理发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隐患排查工作信息化、制度化、网络化的管理,为隐患排查制度的执行和隐患处理的落实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3)采用统一标准的工业以太网络架构,为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基于互联网手段可实现不同层面管理层、技术层的单点登陆、流程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查询与决策服务等,解决安全生产多源、多维数据的统一组织管理问题,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4 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数据传输终端、服务器、网络系统、巡检点电子标签(NFC)等设备,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保障数据准确性为出发点,从系统的数据传输、数据接收器同时读卡能力、标识卡使用寿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图1 系统结构示意图
5 功能介绍
5.1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 |
(1)采用含有标签读写模块和摄像头、安卓平台的智能移动定制设备,利用内置的标签读写模块,读取隐患排查点上的标签并记录处理,利用内置的摄像头,可以拍摄现场照片,实时上报数据,管理中心可以对隐患排查员进行隐患排查轨迹跟踪,严格监督考核隐患排查员,可以在发现隐患后及时提交报告,了解现场状况。隐患排查系统完成指定区域指定隐患排查点的安全检查任务,发现隐患及时记录、拍照、处理,实时将隐患排查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传送到系统服务器中(图2)。
图2
(2)隐患排查记录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风险等级、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整改人等信息(图3)。
图3
5.2 隐患信息实时监控
隐患排查信息实时的更新在地图上,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各安全员的巡检信息,指挥调度巡检人员处理发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巡检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为巡检和隐患处理的落实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4
5.3 风险管控排查清单
根据由下而上的原则把公司内的生产活动和设备设施识别为98个风险点,910个危险源,并为每一个危险源制定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同行根据生产活动或设备设施设的相关标准、同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编制对应的风险管控排查清单。通过网格化确认模式,规范对作业现场或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确认管理,做到查有可循,治理有据,让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图5
6 系统操作流程
6.1 确认前准备操作
![]() |
图6
(1)将需确认信息(地点、内容、规程、标准、作业人员、各级分管人员)录入终端系统内,绑定到带有芯片且与地点唯一对应的风险管控排查清单中,并将风险管控排查清单挂设到所有作业场所,达到全覆盖、无遗漏,用于下一步管理人员现场确认识别使用。
(2)为各级管理人员设置唯一、权限不同的登录账号,检查前首先用手持移动终端连接井口设置的局域网,登录确认系统后同步更新数据并添加当班检查协同人员完成确认检查前的准备,到达检查区域扫描风险管控排查清单,逐项检查确认。
(3)登录板块根据当天实际情况可选择常规、大检查月、电气、通风、爆破、顶板等专项检查,终端自动分配不同内容的专业检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查确认更具有针对性。
6.2 现场检查确认及上报操作
(1)检查人员扫描现场风险管控排查清单后获得确认信息,按照提前设置的隐患层级确认先后顺序逐项检查确认,首先按照隐患层级逐级确认,检查人对照确认界面内预设的规程、标准逐项检查确认,若存在隐患需点击异常键进入处理界面,先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拍照,再对隐患进行处理描述(隐患具体位置、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若该隐患符合惩戒标准需点击惩戒处理键进入惩戒及连带程序,检查人勾选提前设置隐患对应的惩戒标准,最后点击整改期限键确定整改期限后上传隐患处理。
(2)一个地点各确认项确认完毕进入提交界面,检查人员在风险管控排查清单位置自拍合影提交完成一点地点的确认。
(3)当班所确认地点全部完成后,连接局域网进入个人中心上报检查确认数据。
(4)确认数据上报后自动上传至确认终端系统,系统自动将现场检查确认的情况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作业人员、各级分管人员及被惩戒、被连带惩戒人员手机上用于指导隐患整改。
图7
6.3 信息处理操作
各级管理人员使用电脑或手持机登录确认终端网页版,查询各项数据、处理待办事项及隐患闭环整改等管理。
![]() |
图8
6.4 隐患排查整改和惩戒
系统自动将隐患排查整改及隐患惩戒分配到整改人、检查人的账号及手机上,整改人根据分配的整改任务要求落实整改,整改完毕后上传隐患整改后的照片或说明整改情况提交进行闭环验收,由检查人逐项确认隐患整改是否符合要求(可采取照片对比或现场确认等方式),确认整改合格,由检查人提交至专职督查员,由专职督查员对所有整改完毕的系统逐项确认整改是否符合要求(可采取照片对比或现场确认等方式),专职督查员督查确认合格后确定整改闭环,信息自动进入数据库。
6.5 制定解决措施
安全生产部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根据确认终端“大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确定各个时间段突出问题及人员三违情况,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方案指导安全生产。
6.6 信息显示
将确认终端系统接入各井口显示系统,循环播放确认终端内的信息,并实时更新井下人、机、物、环境信息。
7 效果分析
本系统作为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自2016年9月运行以来,提高了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质量,保证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为生产安全高效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达到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目的,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减少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率,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该系统的应用模式不仅可以用于矿山企业,对于其他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其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龙康.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分析与预警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2]邹向炜.基于流程化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3]任乃俊.基于过程控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4]孙旭东.基于模糊信息的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5]王欣艳.煤矿安全隐患治理能力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6]项冬冬.关于动态隐患识别系统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7]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3.
[8]杨军.煤矿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3.
[9]王丹.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及运行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
[10]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0.
(作者刘鹏南系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综合计划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