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农药、化肥在蔬菜和瓜果等作物上的广泛应用,土壤盐渍化、板结化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我国人均耕地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尽量生产出安全、优质的蔬菜和瓜果,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土壤调理剂主要用于调理和改良土壤,改善盐渍化土壤,它安全无公害,无生物激素、无污染,是农林业种植的新型绿色生产材料。农业部对土壤调理剂定义为“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及(或)其生物活性的物料”。根据物质来源不同,土壤调理剂可分为人工合成土壤调理剂和天然土壤调理剂,当前我国大多为前者。人工合成土壤调理剂在195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在美国“Kriluim”高分子土壤结构改良剂之后,人们逐步对聚乙烯醇(PVA)、水解聚丙烯晴(HPAN)、沥青乳剂(ASP)及聚丙烯酰胺(PAM)等聚合物进行了广泛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达到高峰,包括前苏联、印度、美国和比利时等,如比利时的TC和印度的Agri-SC土壤调理剂。
土壤调理剂功能包括改良土壤质地与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供水能力、酸碱度调节、盐碱土改良、改善土壤的养分供应状况、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等,其次,部分产品还能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或抑制有害病菌。目前,我国土壤调理剂种较多,按功能可分为保水剂、盐碱土改良剂、结构改良剂、污染土壤修复剂、酸碱度调节剂等,按原材料或主要成分分为合成调理剂、天然调理剂、天然-合成复合调理剂和生物调理剂,或按原料分子组成分为矿物类、高分子类、有机类和其他类型,详见表1。
在蔬菜和果树方面,土壤调理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如富集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容重,有机质吸水使无机土粒失水膨胀、孔隙率增加,并有效促进土壤中阳离子的交换,降低电导率,改善土壤胶体性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壤缓冲能力和保肥供肥的能力。如膨润土阳离子交换量(50~90cmol/kg)远大于普通土壤(10~20cmol/kg);沸石具备优异的胶体性质,吸磷量和吸铵量达红壤的3倍以上。(2)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增加微生物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和营养,提高蔬菜和瓜果的产量。(3)对蔬菜和瓜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4)蔬菜和瓜果安全性方面,一般认为,土壤调理剂成分可以在土壤中被生物降解,不会在作物和土壤中残留,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 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施用效果
2.1 土壤调理剂在蔬菜上应用
2.1.1 试验材料
为了验证土壤调理剂对蔬菜的作用效果,按照试验的基本要求,笔者以上海青为实验进行了研究。以长沙市长沙县一菜地为试验点,该耕地土类为褐土,肥力一般,地力较为均匀。其中耕地养分如下:有机质12.8g/kg,P2O5含量为15.6mg/kg,钾肥105.3mg/kg,氮肥102.6mg/kg,所采用的矿物基土壤调理剂采用专利技术[14]研制。
2.1.2 研究方法
本次试验共有3个处理过程,区域随机排列,每个区域面积50m2。
处理1:常规施肥+每667m2底施供试“土壤调理剂”80kg。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施用等量肥料养分肥料(46.7%尿素10kg+14%过磷酸钙15.7kg+60%氯化钾10kg)。
处理3:常规施肥。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正常试验,施肥方法每667m2底施优质有机肥300kg+N28P6K6复合肥50kg,生长期每667m2追施尿素10kg,按照实验方案于2017年5月初干籽撒播。
经观察,5月10日上海青齐苗,及时定苗,确保植株的数量在50000/亩的范围内,7月13日从田间随机抽取30株与考种一次性收获。试验要注意除了施肥措施外,其他管理方式都相同。
2.1.3 结果与分析
土壤调理剂对上海青的产量有较大影响。由表1可看出:处理1较处理2、处理3株高分别增加0.4cm、0.5cm,单株叶片数均增加0.4片,单株重分别增加6.4g、6.8g。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土壤调理剂的施加能对上海青的株高、单株叶片数和单株重量产生有利影响。
得出结论,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增加了上海青的产量。由表3数据可以总结出:和处理2相比,处理1每亩增产273.3kg,增产接近10%,和处理3相比,处理2每亩增产20kg,增加率较少,不到1%。对比方差表可知,处理1和处理2、处理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较为显著,而对比处理2和处理3,可以看出,两者产量相差不明显。
2.2 土壤调理剂在果树上应用
2.2.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本试验在郴州市永兴县一个柑橘园内进行,该地区土质为栗钙褐土,中等肥力。果园管理方法为常规管理。土壤调理剂选用以活性硅铝酸盐矿物为原料制备的土壤调理剂。
2.2.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2016~2017年间进行,共施肥2次。第一次在2016年12月6日进行,每株穴施供试土壤调理剂1kg,每株4穴;第二次于2017年7月22日(柑橘幼果膨大期)进行,每株穴施供试土壤调理剂1kg,每株4穴,对照喷施自来水。2017年11月取处理和对照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状,并调查成熟期果实品质。处理与对照小区面积均为1344m2,分析方法采取常用的单因素排列法,每3株为一个小区,共3次重复。
2.2.3 试验方法
采集土壤时利用五点对角线型取样法,用土钻自地表以下分别取0~25cm(Ⅰ),25~50cm(Ⅱ),50~75cm(Ⅲ)土层土样,取样后应立即将不同土层装入无菌塑料袋,在室温下自然风干,土壤酶、微生物用土分别过1mm、2mm筛后于4℃冰箱保存。将样品分开,取样磨细过1mm筛用于测速效养分指标,过0.149mm筛用于测有机质含量。从地表下每25cm以环刀取原状土,用于测定总孔隙度和容重。在Ⅰ、Ⅱ、Ⅲ各土层中心位置,用环刀取原状土,然后测定元土壤含水量。
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时,其中用环刀法来测定土壤容重,参考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在室内测定,用环刀法取测量土层的中间土;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分别采用碱解扩散法、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重铬酸钾容量法。
在测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数量时,有益微生物如真菌、放线菌和细菌采用平板涂抹计数法,过氧化氢酶采用容量法,蔗糖酶采用高锰酸钾法,脲酶和蛋白酶采用比色法。
2.2.4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由表5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施土壤调理剂后,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有所降低,土壤容重则相对升高。和正常对照比较可知,喷施土壤调理剂后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其作用效果在不同土层间有所区别,总体来说,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为Ⅱ>Ⅰ>Ⅲ,对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的影响为Ⅱ>Ⅲ>Ⅰ,由此可以得出,土壤调理剂在Ⅱ曾影响效果最明显,对土壤容重的降低率为18%,对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的增加分别为10%、12%,这说明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有显著的改善能力。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较大,超过0.05,*、**分别表示处理和对照差异在0.05和0.01以上的显著水平。
2.2.5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体而言,土壤调理剂施用后,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氮、磷对不同土层的影响为Ⅰ>Ⅱ>Ⅲ,钾和有机质对不同土层的影响为Ⅰ>Ⅲ>Ⅱ,这表明土壤调理剂对Ⅰ层土的改善最为显著,对氮、磷、钾和有机质增加量分别为42%、31%、51%和14%,影响显著。
2.2.6 土壤调理剂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活性硅铝酸盐矿物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柑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Vc含量等指标。
3 结论与展望
(1)施用土壤调理剂对上海青经济性状改善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上海青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处理与对照比较,具有提高株高、单株叶片数和单株重量的作用,增加了上海青的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调理剂施用后上海青可每亩增产约273.3kg,增产率接近10%。
(2)施用土壤调理剂对柑橘园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的改善能力。与常规施肥比较,喷施土壤调理剂后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且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作用效果在不同土层间有一定区别。土壤调理剂在Ⅱ层(25~50cm)效果最好,土壤容重降低18%,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10%和12%;土壤调理剂对Ⅰ层(<25cm)土壤改善最为显著,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增加量分别可达42%、31%、51%和14%。
(3)土壤调理剂已在我国开始大面积研究和推广,获得行政审批的土壤调理剂已多达50余种。矿物基土壤调理剂因其成本低、来源广等与其他材料比无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将在农业土壤改良、农用肥料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前景广阔,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和改进土壤调理剂生产与应用技术,可为蔬菜和瓜果提质增效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彬,蔡典雄.土壤调理剂PAM的农用研究和应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4).
[2]陈文学.土壤特性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
[3]韩小霞.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
[4]于文涛,孙召贵,宋正修.日光温室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山东蔬菜,2006,(4).
[5]蒙冬柳,宋波.沸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吉林农业,2011,(3).
[6]孙蓟锋.几种矿物源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7]姚虞,李智强,杨洋,等.施地佳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土壤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15,(2).
[8]胡克伟,刘翠华,李文一.膨润土在土壤质量改良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6)
[9]田雨,胡克伟,路明祥,等.天然沸石与几种改性沸石对NH4^+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
[10]吴建峰,林先贵.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J].土壤,2003,(2).
[11]杨旭,张源,胥国华.土壤调理剂对大棚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农业科学,2008,31(3).
[12]陈少坤,孟庆瑞,李颜慧,等.土壤调理剂对杏园土壤性状及根系分布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8,25(6).
[13]陈之群.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14]刘耀驰,曹正海,钟楚彬.一种矿物基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201610589686.1.
[15]范冬根,袁子鸿,宋志强.免深耕在旱地果园上的应用初报[J].江西园艺,2004,(5).
[16]刘琦,李晓宏,刘云霞,等.土壤调理剂改良柑橘园酸性土壤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
收稿日期:2018-04-07
作者简介:杨枫(1988-),男,湖南长沙人,供职于湖南隆洲驰宇科技有限公司,硕士,研究方向:果树蔬菜和环境保护。刘耀驰(通信作者)(1972-),男,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化学、功能材料及矿物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