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自发性Ⅱ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生物学特性分析

来源: 时间:2018-06-12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中国糖尿病患者数2015年达1.096亿,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将达1.507亿其中,T2MDII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约占95%,可以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性损伤。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 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更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变的首要因素。DN典型的病理特点为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寻求一种有效治疗DN的药物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在寻找DN有效治疗药物的临床前开发过程中,需要稳定、持续的T2MD动物模型以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文将研究焦点聚焦于db/db小鼠,一种自发性的T2MD动物模型,观察其肾功能的损伤情况及病理改变,为db/db小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db/db小鼠15只(体重30~40g8周龄,雄性);SPF级db/m小鼠15只(体重18~22g8周龄,雄性),购于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CXK(苏)2001-0003)。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UREA及CRE试剂盒(北京瑞正善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检测仪(RT200C 美国)。

1.3 实验动物分组

选取血糖>16.7mmom/Ldb/db小鼠作为糖尿病模型组,对照组为SPF级db/m小鼠。

1.4 检测指标

实验动物麻醉后摘眼球取血,用于血糖及UREA及CRE水平测定;动物脱颈椎处死后灌注,取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高倍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

1.5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血糖结果

与对照组db/m小鼠相比,db/db小鼠血糖显著升高,数值为对照组的3倍。

 

3 讨论

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病,是治疗费用最昂贵的疾病之一。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在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肾脏的病变发展相对更快。肾脏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通过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促进氧化应激,进一步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导致肾组织的损伤,加剧DN的发生发展。

CRE在体内浓度恒定,因其稳定可控性,可以衡量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肾单位的数量,经常被用来评估肾功能。与db/m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CRE显著升高,反应肾功能受损;UREA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故肾功能障碍时数值升高,本文中,模型组小鼠CREA数值为db/m小鼠的3倍多,但是因为标准差过大没有产生统计学意义,应在后期实验中增加动物数,严格监控实验条件,降低标准差,应能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降低;病理学检查发现,肾小管已经产生结构损伤,官腔狭窄,肾小管细胞核轻染,大小异常,出现空泡样变性;细胞结构损伤,结果提示肾结构损伤,与肾功能结果一致。

db/db小鼠是一种可以用来研究DN的动物模型,为DN的机制研究及有效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Medscape.IDF Atlas:about 415 million adults worldwide have diabetes[Z].2015.

[2]白建江,朱辉明,李丁鲁,等.高抗性淀粉稻米对GK糖尿大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2,(9).

[3]栗志文,王媛媛,王根辈,等.普洱茶提取物与绿茶提取物降糖功效的研究[J].茶叶科学,2014,(5).

[4]侯清涛,李芸,李舍予,等.全球糖尿病疾病负担现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

[5]Zhou Y,Li JS,Zhang Xet al.Ursolic acid inhibits early lesion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0,26(4).

[6]L ChenJ LuX Li,et al.Ursolic acid provides kidney protection in diabetic rats[J].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2013,75(7).



收稿日期:2018-04-08

作者简介:刘晓静(1994-),河北唐山人,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高玲焕(通信作者)(1982-),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方向:代谢性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X2017160);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8175);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博士启动基金(28762999);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H2018209260)。

上一篇:活化改性矿物基土壤调理剂的研发及产业化—— (VIII)高铁盐与调理剂联合除砷研究
下一篇:重载列车平稳操作评测系统研究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