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文杰:推动肉鸡产业科技创新的践行者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08-22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资源、生态与人口增长日趋矛盾的背景下,保障人类动物源食品安全供给是畜牧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我国鸡肉总产量居第三,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价值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未来鸡肉的消费将超过猪肉和牛肉肉鸡生产在节约粮食、节约土地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我国肉鸡产业在种源保障、养殖效率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文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肉鸡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组长,近三十年潜心科研,推动我国肉鸡产业科技创新。

文杰研究员带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研发团队,针对黄羽肉鸡生产中存在的由于饲料报酬和生产效率低下、生长速度持续提高造成肉品质下降、养殖环境应激导致疾病发生率升高等问题,在肉质与抗病基础理论研究、肉鸡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创建了优质高效抗病肉鸡品种选育技术体系,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引领了我国黄羽肉鸡产业的发展。制定与育种、生产配套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推动了肉鸡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充分利用创建并推动矮小型鸡(dw基因)配套育种技术在肉鸡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全国约1/3的黄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采用了dw基因育种技术;获得与肌内脂肪含量、淋巴细胞比率等性状相关的重要基因25个,在国内率先将肉质和抗病性状列入选育指标,建立了同胞测定、家系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相结合选育技术,实现了肉质和抗病等不易度量性状的遗传选择;研究定制出我国第一款鸡55K SNP芯片,优化基因组育种值评估方法,构建肉鸡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

作为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研究员持续推进肉鸡产业技术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牵头于2008年组建了以行业杰出科学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在农业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活动的整体部署下,针对肉鸡体系规模化养殖品种的一致性、高效饲料配制、节能减排、生物安全措施等问题展开联合攻关,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典型示范场196个,累计推广白羽肉鸡父母代1亿套,带动农户饲养生产商品鸡约26亿只。饲用酶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使肉鸡的推广应用规模达40余亿只,加速了我国肉鸡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担任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组长期间,文杰研究员不断创新,推进我国自主肉鸡品种的培育,提升种业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我国肉鸡种业存在的黄羽肉鸡育种企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白羽肉鸡育种滞后、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在农业部的统一领导下,起草制定了《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已由农业部正式颁布促使我国肉鸡遗传改良取得显著进展。培育肉鸡新品种(配套系)13个,全国年出栏商品鸡1亿只的黄羽肉鸡品种超过6个,不仅生产性能得到同步改良,全国肉鸡白血病、白痢等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也得到普遍改善,dw基因、隐性白羽基因等先进技术在肉鸡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

上一篇:郭燕川:精于科研 勤于创新
下一篇:走近清华iCenter 聆听时代声音 ——李双寿教授谈创客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新型教育模式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