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水泥窑余热锅炉运行及停机防冻操作方法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09-03

1 余热锅炉冬季正常运行需注意事项

1)当环境温度≤5℃时,应投入电伴热或蒸汽伴热;运行中要保证主要检测仪表正常工作,注意检查伴热带是否发热正常,尤其是对液位计、压力表、流量变送器等主要测点的伴热带要加强巡检,做好现场与中控的核对。如果中控数据与现场数据差距较大,应及时进行调整校正。各仪表测点管线保温措施要求完整,对各仪表测点管线接触点的跑、冒、滴、漏等问题都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2)在环境温度<0℃时,布置在室外且直径<20mm的管道(如原水箱补水管、汽包加药管、加药箱稀释水管、锅炉定排管道、连排管管等、蒸汽管道上的各疏水管、对空排汽管等)上的阀门应保持小流量常流水或常冒汽,达到既防冻又节约的目的。

3)要定期加强防冻检查工作,重点要检查锅炉事故放水阀门、锅炉启动排污阀门、暖管阀是否能正常开启;管道阀门保温应完整、符合设计要求。

4)运行中如发现有阀门或管道出现被冻结的现象,应避免强行开启阀门,要及时加热处理(可先使用温水加热管道、阀门后再用明火加热,一定要防止骤然加热使管道阀门胀裂损坏,同时要防范使用明火引起火灾事故)。

5)压缩空气管道防冻:定期对压缩空气管道、储气罐进行放水;在室温≤5℃时,及时停止冷干机运行;室外压缩空气管道低点增加排水阀,定期排水,防止压缩空气管道结冰。

6)在环境温度降到≤5℃时,应将各水泵轴承冷却水阀打开较小的开度,使水流动;必要时,应将轴承及冷却水管道内积水排净。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如有必要应将旋转设备保持长开状态,并有专人巡检。

7)加药装置车间内部增设供暖装置,保证车间环境温度在0℃以上。

8)环境温度≤-10℃时,要重点对锅炉废气管道和室外汽水管道支架进行检查,观察管道支架是否有变形或开裂现象;

9)在巡检过程中,对余热锅炉系统出现漏风点要及时进行堵漏(人孔门、膨胀节等),以防止影响锅炉系统保温效果,同时避免灰斗下部拉链机内部发生结露现象。

2 冬季窑尾PH锅炉停止运行的防冻操作方法

1)在窑尾PH锅炉停止运行前2d,应多次操作系统排污阀(蒸发器联箱排污阀及汽包连续排污阀等),尽可能地排出炉内的水渣及沉淀杂质。

2)当锅炉停机3h以上时,必须在锅炉能进行带压放水的条件下,进行锅炉系统放水、防冻保护操作。

3)在停炉过程中要合理操作废气挡板,直至旁路挡板全开,入口挡板全闭;并逐渐减少主蒸汽切断阀开度到10%,通过锅炉启动阀开度控制系统压力,当压力降至0.588MPa时,主蒸汽切断阀全闭。

4)当锅炉主蒸汽截止阀关闭后,应紧闭锅炉各人孔门,减少炉内热量散失。

5)适当开启锅炉启动阀、过热器疏水阀或向空排汽阀,逐渐降低锅炉蒸汽压力。

6)当PH锅炉汽包压力降至0.5MPa时开始带压放水,放水前要关闭主给水管和旁路给水管的补水阀。然后适当开启汽包事故放水阀、定期排污阀、排气阀及汽包水位计的排污阀进行带压放水;在放水的同时随时注意观察汽包液位,当汽包液位<-300mm时,要停止运行PH锅炉强制循环泵;当汽包内水快放完时,打开蒸发器联箱排污阀、排气阀及所有在线仪表排污阀进行放水。

7)在放水过程中,如果发现管道振动,应立即停止放水操作;查明原因,待振动消除后方可继续进行放水操作。

8)在汽包、联箱及给水管道进行放水后,将压力变送器退出运行,并放出仪表及伴热管道内部积水。

9)缓慢打开PH锅炉进、出口废气烟道阀门,维持废气进口温度在200250℃,出口温度在120℃以上,对锅炉内部存水进行烘干。

10)巡检人员要随时观察主蒸汽启动阀及汽包排汽阀是否有蒸汽冒出,同时观察锅炉进出口废气的温度,当两者数值相差较小,并趋于平稳时,表明锅炉内部水已烘干。

11)如果窑系统因异常情况停机,当窑内热量不足时,一方面,要求窑系统通过投油或投煤方式提供热量,继续烘干直至内部存水烘干为止;另一方面在窑系统无法继续提供热源,而锅炉内水分未被烘干,环境温度<10℃时,应打开人孔门利用相关设备向炉膛内提供一定热源(如暖风机、热风炉等设备)或增加加热装置(太阳灯、电加热器等),保证炉膛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

12)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应关闭锅炉的各人孔门及挡板,正在进行检修的锅炉应有防止冷风侵入的措施。

3 冬季窑头AQC锅炉停止运行时的防冻操作方法

1)在窑头AQC锅炉停止运行前2d,应多次操作系统排污阀(蒸发器、省煤器联箱排污阀及汽包连续排污阀等),尽可能地排出炉内的水渣及沉淀杂质。

2)当锅炉停机3h以上时,必须在锅炉能进行带压放水的条件下进行锅炉系统放水、防冻保护操作。

3)在停炉过程中,要合理操作废气挡板,直至旁路挡板全开,入口挡板全闭。并逐渐减少主蒸汽截止阀开度到10%,通过锅炉启动阀开度控制系统压力,当压力降至0.588MPa时,主蒸汽截止阀全闭。

4)当锅炉主蒸汽截止阀关闭后,应紧闭锅炉各人孔门,减少热量散失。

5)适当开启锅炉启动阀、过热器疏水阀或向空排汽阀,逐渐降低锅炉蒸汽压力。

6)当AQC锅炉汽包压力降至0.5MPa时带压放水,放水前关闭主给水管和旁路给水管的补水阀;然后适当开启汽包事故放水阀、定期排污阀、排气阀及汽包水位计的排污阀进行带压放水;当汽包内水快放完时,打开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联箱排污阀、排气阀及所有在线仪表排污阀进行放水。

7)开启给水管道放水阀约10min后,缓慢开启省煤器放水阀进行暖管,然后可同时放省煤器内部水分。

8)在放水过程中,如果发现管道振动,应立即停止放水操作;待查明原因,管道振动消除后方可继续放水操作。

9)在汽包、联箱及给水管道放水后,将压力变送器退出运行,并放出仪表及伴热管道内部积水。

10)缓慢打开AQC锅炉进、出口废气烟道阀门,维持进口温度在200℃250℃,出口温度在90℃以上,对锅炉内部存水进行烘干。

11)随时观察主蒸汽启动阀及汽包排汽阀是否有蒸汽冒出,同时观察锅炉进出口废气的温度,当两者数值相差较小,并趋于平稳时,表明锅炉内部水已烘干。

12)如果窑系统因异常情况停机,当窑内热量不足时,一方面,要求窑系统通过投油或投煤方式提供热量,继续烘干直至内部存水烘干为止;另一方面,在窑系统无法继续提供热源,而锅炉内水分未被烘干,环境温度<10℃时,应打开人孔门利用相关设备向炉膛内提供一定热源(如暖风机、热风炉等)或增加加热装置(太阳灯、电加热器等),保证炉膛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

13)气温较低时应关闭锅炉的各孔门及挡板,检修的锅炉应有防止冷风侵入的措施,如果气温降到5℃以下时,对存有汽水的设备尤需注意,以免冻坏设备。

4 冬季系统停机后注意事项

1)在锅炉还没有完全冷却时,将装有吸湿剂(如生石灰)的铁制容器放入锅炉汽包内,并关闭汽包人孔门、锅炉本体所有的排污阀、排气阀。吸湿剂添加量参考如下:生石灰约4.0kg/m3,氯化钙约1.0kg/m3,硅胶约1.5kg/m3,活性氧化铝约1.3kg/m3

2)停炉期间应将锅炉的PH计和电导率计探头拆下来单独保管,PH计探头应始终浸泡在水中(PH值为7的中性水),当锅炉启动后再将探头安装恢复。

3)锅炉系统停机后所有水泵都要进行放水操作(包括辅机冷却水)。

4)空压机停止运行后要对压缩空气管道进行放水操作。

5 仪表变送器伴热管送汽操作方法(应用于采用蒸汽伴热方式的情况)

1)为避免冬季温度过低使仪表变送器的导压管及毛细管出现冻结,变送器检测部位无法真实、正确地检测流体压力,从而导致中控控制系统信号发生紊乱、发电系统瘫痪情况的出现,增设了变送器蒸汽伴热管,利用蒸汽热能对导压管进行加热,使变送器得以正常工作,确保本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仪表变送器伴热管送汽操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仪表变送器伴热管送汽操作示意图

PH锅炉:V1为汽包排汽阀;V2为排泄阀;V3为伴热管蒸汽切断阀。

AQC锅炉(两个汽源):V1为饱和蒸汽管排汽阀V1为过热器排汽阀V2为排泄阀;V3为伴热管蒸汽切断阀。

2)操作步骤如下:

初始状态V1、V2、V3阀门应处于全闭状态。

1)送汽操作。打开V3、V2阀门,确认有无凝结水流出;待管道内无凝结水流出,缓慢打开V1阀门,预热管道,同时确认排泄蒸汽流量;缓慢关闭V2阀门,确认各伴热管排汽口排汽情况(初期因伴热管内凝结水并未完全排出导致整个过程时间较长,从送汽至排汽将经历约5min时间,此过程切不可过快),其流量调整通过操作V3阀门来实现。

2)停汽操作。打开V2阀门;关闭V1阀门;待V2阀门后管道无排泄后关闭V3阀门;关闭V2阀门。

3)设备排汽操作。打开V2阀门;调整V1阀门至适当开度,V3阀门不动作的同时确认伴热管排汽口排泄有无异常。

6 结语

综上所述,冬季锅炉停机时防冻的基本原则就是排空锅炉内部的水分。为了保障北方寒冷地区锅炉系统冬季正常运行及停机时各主辅机设备的安全,特编制此操作方法,有效解决了余热锅炉系统的冬季防冻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金德,周文权,董维胜,等.余热锅炉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J].轻工科技,2012,(11).

[2]郑凌凌,宋儒将.转炉余热锅炉运行实践及其改造思路[J].有色设备,2010,(4).



收稿日期:2018-06-05

作者简介:金洲(1979-),男,浙江永嘉人,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厂运行。

上一篇:液压支架活塞杆高束能新材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技术剖析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