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BIM技术在呼和浩特市殡仪馆项目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10-15

1 工程概况

呼和浩特市殡仪馆新建项目(车间、礼厅)一期工程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陶卜齐村北侧,距市政府约30km,场址南邻110国道。

该项目是由内蒙古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包施工,总建筑面积50266.7㎡。礼厅地上2层,共23181.6㎡,建筑高度为14.0m;车间地上5层,共27085.1㎡,建筑高度为23.47m。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16年7月19日开工,2018年10月底竣工。

 

1

2 BIM在项目应用的原因

1)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公司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2)工程项目任务量大,工期紧。

3)结构类型多样,占地面积大,自然地形为无规则山坡地形。

4)礼厅长度较长,东西向长度达300多米。

5)车间标高变化幅度大,错层频繁,没有标准层,基础最低点和最高点相差12m。

6)工程墙体为圆弧形状,板筋为放射型,钢筋间距、尺寸较难控制,施工难度大。

3 BIM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

3.1 BIM+场地规划

近年来,建筑业不断发展,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本项目场地特点因地制宜,对场地合理布置,利用BIM技术三维模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现场作业区,从而进行分区管理,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生活起居,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临建使用数量。同时,布置覆盖现场的大型塔吊作业,合理规划加工区、材料堆场、消防等临时设施,有利于减少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优化材料堆放和加工的空间问题,方便材料运输,也对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根据施工进度利用BIM技术动态管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

通过建立好的施工现场模型结合公司现场标准化手册,将所有标识、标牌及标语提前布置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以提高绿色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

 

3

3.2 BIM+施工技术

3.2.1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测,管综优化

本工程中车间部分结构复杂,标高变化多,仅有的现场设计的二维图纸难以满足该复杂工程的建造需求,BIM技术应用根据三维模型可视化和可出图性可快速解决现场的需求。通过BIM技术对建筑、结构、管线、设备等进行空间碰撞检查及时发现构件之间的碰撞。每处碰撞点均有三维图形显示,可看到碰撞位置、碰撞管线和设备名称及对应图纸位置,依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三维管线深化设计,并对各专业施工班组进行三维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避免大量返工、材料浪费等现象,不仅能确保净高要求,并且提高了美观程度。

 

4

3.2.2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设备进场优化及漫游

本项目礼厅、车间为公共建筑,建筑物内部大型设备较多,利用BIM技术在施工前对大型设备合理规划设备进场路线。根据现场预留吊装孔位置,结合现场情况(考虑施工技术、物资、机具、人员及施工环境的准备工作),在鲁班多专业集成应用端(Luban BIM Works)中对模型进行三维空间路径及吊装路径进行模拟分析。

 

5

现场按规划路线安排施工不仅方便大型设备进场,加快施工进度亦可减少结构二次拆除,方便相关人员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及掌控设备采购资金节点。

 

6

3.2.3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交底

利用BIM技术,可以通过模型更直观地查看建筑物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构件,对项目各工序虚拟建造、对复杂节点、脚手架、模板支设、钢筋绑扎等工序进行三维技术交底,提前布置预留洞口、预埋件尺寸实现精准定位,为紧后工序施工创造条件,避免发生返工及成品破坏等现象。

 

7

3.2.4 基于BIM技术的墙面砖、地面砖排布

本项目礼厅为公共建筑,卫生间较多,利用BIM技术提前观看装修效果制定方案,并且对所有墙面砖、地面砖进行优化排布,对二次砌筑的墙体尺寸进行了调整,从而保证屋面、墙面、地面砖的对缝,同时考虑地漏、洁具、门窗的位置,最大限度减少了半砖的使用,确保室内、外立面的美观,提升了建筑产品的精美程度和品质。

 

8

3.2.5 基于BIM技术的二次结构实际应用

1)构造柱定位。通常在常规的施工蓝图上是没有构造柱位置的,加之本工程单层面积大,且布局不规则,构造柱的定位是一个难点。利用BIM技术,可按照规范图集要求,结合建筑模型一键生成构造柱,与现场总工符合构造柱布置原则再进行微调,最后生成CAD图纸,交付于植筋班组、砌筑班组、模板班组等施工班组进行使用,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情况。

 

9

2)过梁、圈梁定位。本项目中有很多过梁、圈梁、框梁位置重叠的情况,根据BIM模型提前精确定位各个梁构件的重叠位置,对施工班组提前进行技术交底,为下一步构件预制,模板支设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0

3)砌体优化排布。通过建立好的BIM模型,利用相关BIM软件通过对砌块型号、灰缝、搭接长度、导墙高度及形式、马牙槎宽度等参数的设定,从而生成砌体的排布图,同时对每一个砌块进行编号,精确计算出使用砌块和砂灰的工程量。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本项目的一个施工难点就是单层建筑面积较大,材料运输费时费力,精确工程量后,避免了因建筑面积大、材料运输费时费力而导致的施工材料1次运输时备料过多和2次倒运,从而从多个方面上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11

3.2.6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分区提取及统计

BIM模型中可提取以电子表格形式的工程量统计信息,并自动生成每施工段柱、梁、板混凝土等构件的工程量。

 

12

针对本项目单层面积大、施工段多的特点参与方可运用BIM软件进行施工段划分。首先,可直接、快速提取施工区域的实际施工用量,减少算量人员单独计算施工区域用量的工作;可以提取多个不同分区工程量,方便快捷地完成对量工作;方便对材料采购的管控,减少因材料采购过多,现场场地堆放不足、材料浪费等问题;应用施工段划分快捷关联进度计划,直接体现施工区域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其次,在BIM统计软件中,进行多个分区的资源分析直接生成资源分析表用于汇总工作,可直观的看到分区数据资料。

 

13

3.2.7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净高检查

本项目车间单体属于工业建筑,错层和标高变化较多,净高要求难免有遗漏的地方。建筑物本身就是有净高要求的,除去业主要求以外,在楼梯、夹层以及汽车车道处都有强制规范要求。提前发现工程净高问题能避免图纸设计不合理、后期验收不合格带来的返工。BIM软件中的“净高检查”功能能搞大大提升发现净高问题的速度和精确度,并且减少技术人员工作量。

3.3 BIM+质量安全跟踪检查

现场质检员、安全员巡视过程中使用鲁班手机端软件(Luban View)将现场发现的问题与相关模型构建关联,以图片或语音的方式发送到云服务器。发送时勾选相关责任人,令限期整改。相关责任人整改问题后再拍照上传到云服务器,发起人验收合格后确认整改完成。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闭环。

 

15

手机上传至云端的问题也可以在鲁班浏览器(Luban Explorer)查看,将其归纳、总结分析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并导出报告。每周例会,可以总结本周发生的问题,今后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极大地方便了现场问题的沟通和解决。公司质检部、安全部相关人员也可以登录公司账号,时刻了解现场发现的问题,监督现场问题的整改,加强公司相关部门对项目部的监管力度。

施工现场安全员、质检员巡查路线往往由自己确定或项目经理口头交代,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利用鲁班BE软件的巡查功能,可以指定几个比较重要的巡查点,并设置巡查时间、频率等。经过一段时间后,导出巡查报告,查看安全员或质检员是否按要求进行巡查,保证了安全员、质检员对现场的巡查力度。

 

16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时读取现场实际施工工况,反映到BIM系统中。利用移动终端采集现场数据,建立现场质量、安全等图片资料,并与BIM模型及时关联,让管理者随时掌握现场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及时统计分析,做好预防整改等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4 BIM+进度控制

以往施工进度计划只是用文档做横道图,打印之后用于各方交流。限于软件、纸张等限制,横道图往往不能做的很细,不能全面反映现场进度情况。本项目使用鲁班进度计划软件(Luban Plan)将本工程进度计划的Excel文件导入到软件中,把每项工序与模型构建对应关联,实现工程按计划进度模拟施工。软件将二维的进度计划文档转化为三维的进度动画,更直观地反映了现场进度情况。另外,模型的每个构件都可以编辑相应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可以更细致地反映现场实际的施工进度。应用鲁班BE软件,由现场施工员对每日的工作进行记录,对相关构件定义完成时间。返回到鲁班计划鲁班进度计划中,同步对应构件实际完成时间。这样,就可以在模型中比较计划完成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的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而做出调整。

公司相关部门使用账号登录平台,通过BE软件可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提高了公司和项目部的沟通效率。

将工程实际进度与工程造价模型关联后,还可以实时反映已完成工程量的产值。

17

3.5 BIM+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可以通过驾驶舱软件(Luban Govern)将合同清单等上传使其与模型进行关联匹配,确定不同时间节点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可以直观地按月、按周、按日、按时观看到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得到该时间节点的成本数据,方便项目的实时修改调整,实现限额领料施工,最大的体现造价控制的效果。

利用驾驶舱软件Luban Govern平台技术分阶段将项目的收入、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根据现场的实时施工进度生成月报、进度款和项目资金走势,还可以对施工管理过程中材料消耗量进行分析,查找影响成本的具体原因,从而实现精确的成本管控。BIM技术能够进行成本精确计算,提供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目标成本的多算对比,并在建造过程中实现动态成本的监控,为项目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18

4 BIM应用亮点

公司与鲁班软件合作,应用鲁班系列平台,实现了BIM三维模型与施工技术有效管理的结合。把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与项目模型进行关联,使各专业施工之间的施工协调变得清晰明了。通过BIM模型与手机移动端相结合,实现数字化的监控模型,从而更有效的管理施工现场,监控施工质量,实现了工程项目的远程管理,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

BIM应用为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不仅提高了项目部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透明地反映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情况,成为了企业和项目部联动管理的重要环节,而且为项目参建各方的沟通提供了便捷通道,提升了企业影响力,综合效益显著,受到了各方好评。

利用BIM模型对项目重点方案进行验算和交底,现场准确提取项目土建、钢筋、机电材料用量,减少了各专业材料的浪费。目前,节约材料浪费达50余万元。

利用BIM模型针对现场预留洞口,准确定位需预留位置进行现场合理预留,减少现场的二次开凿和人工的浪费,共确认大型预留洞口83处,预计比实际少浪费41500元。

通过建模及专业碰撞检测、施工进度模拟和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等工作,在项目施工前,解决了105项图纸设计问题、55项工序安排问题,并使建筑产品品质大大提升。协助项目部有效控制材料管理,减少拆建、返工次数,对临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预先标准化、工具化设计,提高周转率,通过BIM技术应用,共节约成本150万元。

在本项目的BIM应用过程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项,创新点3项,主要应用点10项。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BIM应用解决了工程量、成本分析、资源计划;碰撞检测、深化设计;可视化、虚拟建造;协同管理;工程档案与信息集成等问题,为项目部提高40%的协同管理能力,节约10%的工期管理,5%的成本节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BIM应用展望

5.1 建筑产业化BIM应用

全球建筑业界已普通认同BIM是未来趋势,还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影响是全面性的、革命性的。BIM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经过近几年的推广,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在工程量计算、协同管理、深化设计、虚拟建造、资源计划、工程档案与信息集成等方面发展成熟了一大批应用点。同时,施工阶段BIM的应用内容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呼和浩特市殡仪馆项目的BIM应用,达到了对BIM理解的升华,为下一步BIM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将在设计、施工、运维间数据的打通,支持预制加工和建筑工业化BIM专业化发展,与物联网结合等方面继续努力。

5.2 BIM人才培养

针对呼和浩特市项目的BIM技术应用,为公司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下一步将加大项目BIM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在项目应用中培养和锻炼BIM技术人才。按照专业学习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各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原则,参加外部团体组织的BIM培训、BIM交流会与讲座、BIM大赛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为实现行业的提质增效做出不懈的努力。



收稿日期:2018-08-17

作者简介:武霞(1968-),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和推广。

上一篇:BIM技术在钢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以埃塞俄比亚PVC项目为例
下一篇: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工程BIM技术综合应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