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D-异抗坏血酸钠对冷却牛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10-23

D-异抗坏血酸钠是L-抗坏血酸钠的同分异构体,是目前深受国内外欢迎的一种食品抗氧保鲜剂,其防腐抗氧的效果大大优于维生素C,而价格却是维生素C1/4~1/2。它具有抗氧化、无臭、安全、无毒,且不影响人体对维生素C吸收的特点,已作为抗氧化剂和护色剂广泛用于肉类、饮料、果蔬、发酵、果酱及冻鱼等食品工业中。

冷却肉是今后生鲜肉消费的主流,因此本试验以冷却牛肉为原料,使用D-异抗坏血酸钠作为保鲜剂和护色剂,考察D-异抗坏血酸钠在冷却牛肉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目的在于探寻一种绿色、高效的冷却牛肉保鲜方法,为冷却肉的生产加工及储存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冷却牛肉购于郑州世纪联华冉屯店;D-异抗坏血酸钠为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品,食品级;试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纯析。

1.2 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美国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冰箱,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TU-18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恒温培养箱,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富康空气净化工程公司。

1.3 方法

1.3.1 样品的处理

将购于世纪联华超市的新鲜冷却肉运回实验室后,立即放入冰箱中储藏,使其中心温度降至0~4℃。然后将肉取出,在无菌操作台内将肉表面的脂肪、筋膜剔除,在垂直于肌纤维的方向切成肉块。把所切肉块随机分为5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另4组分别选用浓度为0.5%(Ⅰ),1.0%(Ⅱ),1.50%(Ⅲ),2.0%(Ⅳ)的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处理,每组样品浸泡5min,沥干10 min,然后装入保鲜盒内,于4℃的冰箱内储藏。测定0d4d8d12d、16d的指标并记录分析。

1.3.2 细菌总数的测定

菌落总数采用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1.3.3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按照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微量扩散法”测定。国家标准规定一级鲜肉≤15mg/100g,二级鲜肉≤20mg/100g,变质肉≥20mg/100g。

1.3.4 TBA的测定

采用GB/T 35252-2017《动植物油脂2-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测定。国家标准规定:一级鲜肉≤15mg/100g,二级鲜肉≤20mg/100g,变质肉>20mg/100g。

1.3.5 pH的测定

根据GB 5009.2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pH值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使用PHS-3C型精密pH计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不同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菌落总数对数值(log(cfu/g))的影响见表1。

1 不同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对冷却牛肉的菌落总数(log(cfu/g))的影响


结合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肉品的菌落总数指标:新鲜肉为104CFU/g以下,次鲜肉为104~106CFU/g,变质肉为106CFU/g以上,由表1可得,对照组在第4天的时候已经变为二级肉,在第8天的时候已经腐败变质;而相对应的,使用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过的牛肉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除了第I组,即经0.5%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处理的牛肉在第16天变质之外,其他几组牛肉在储藏检测期内均未变质,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说明D-异抗坏血酸钠能抑制牛肉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两者呈正相关的趋势,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在对牛肉的储藏检测期间,第Ⅳ组的菌落总数是最低的。由此可见,D-异抗坏血酸钠对冷却牛肉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它能有效抑制冷鲜肉在贮藏期间的细菌生长。

2.2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TVB-N的影响

根据GB2707-2016规定:鲜(冻)畜肉的TVB-N值≤15mg/100g。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TVB-N(mg/100g)的影响见表2。

2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TVB-Nmg/100g)的影响

    

从表2的测定结果可知,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不同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的牛肉的TVB-N值均在增加。对照组的增加幅度最大,储藏12天之后,TVB-N值已超过15mg/100g。与之相对应的,经过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的牛肉,第Ⅱ组在第16d仍未超过15mg/100g,这说明D-异抗坏血酸钠能延缓或抑制储藏期间冷却牛肉中TVB-N值的增加,对冷却牛肉的保鲜具有明显效果。从数据结果也可得知,第Ⅲ组和第Ⅳ组的差异不大,经这两种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后的冷却牛肉的TVB-N值均很低,在20天时TVB-N值仍未超标,能比对照组延长10天左右的低温储存期。

2.3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TBA的影响

不同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冷却牛肉的TBA测定结果见表3。

3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TBA(mg/kg)的影响


肉类中的TBA值大于0.5mg/kg时,肉加热后就会出现异味即所谓的热异味。由表3可见,冷却牛肉在整个储藏期内的脂质氧化程度是逐渐上升的,经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的各组的牛肉的氧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D-异抗坏血酸钠对TBA值的降低程度与浓度有关。经过高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的冷却牛肉比不处理或低浓度处理的TBA值低。

2.4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pH的影响

肉类pH的评定标准为:一级鲜肉pH5.8-6.2,二级鲜肉pH6.3-6.6,腐败肉pH在6.7以上。不同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冷却牛肉的pH测定结果见表4。

4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冷却牛肉pH的影响


从表4可得,对照组和各处理组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pH整体呈上升趋势。对照组牛肉在储藏第8天时已超出了一级鲜肉的pH指标,第12天时pH已明显属于变质肉范围;不同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的冷却牛肉的pH之间有一定差异,浓度越高,处理的牛肉的pH越低,这说明D-异抗坏血酸钠的浓度越高,对牛肉的保鲜作用越好。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D-异抗坏血酸钠能有效抑制冷却牛肉中微生物的增长,减慢挥发性盐基氮的上升速度,延缓脂质的氧化,延长冷却牛肉的货架期。D-异抗坏血酸钠的浓度不同,保鲜效果也不同,在试验范围内,浓度越高,对冷却牛肉的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但经总体统计分析,浓度为1.5%和2.0%的两组D-异抗坏血酸钠对肉样的处理效果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保鲜效果等各方面因素,选用浓度为2.0%的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液为好,理论上能将冷却牛肉的货架期延长10天左右。

 

参考文献

[1]高莉,李园园,曹琳青,等.D-异抗坏血酸钠对鲜切桃的保鲜护色效果研究[J].价值工程,201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009.44-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 2-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GB/T 35252-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pH值的测定:GB 5009.237-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收稿日期:2018-07-11

作者简介:李月番(1975-),女,河南正阳人,郑州拓洋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工艺。

上一篇:水下仿生机器人研究综述
下一篇:关于植物视觉等方面问题的思考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