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基于绩效评价的班组精益化管理探索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10-24

通过绩效管理使班组成员清晰地知道自己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班组长不必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督促班组成员,发现班组成员的工作潜能及不足之处,不断完善,为员工的薪酬决策、职位晋升提供参考,便于全面分析企业中的杰出绩效和不良绩效,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 基于绩效评价的班组精益化管理探索的必要性

当前,在“三集五大”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基层班组的日常管理,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面向员工实现透明化管理,如何实现工资发放、薪资调整、职位晋升、激励奖罚、培训计划各项事务的标准化管理,这些问题都是实现班组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基石。

通过推行班组绩效评价管理,能促使员工转变思想观念,规范行为,有助于员工整体素质滚动式提升,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使领导者能够准确地发现员工的工作潜能及不足,掌握企业中的杰出绩效和不良绩效,为优秀人才的识别提供佐证依据,最终实现班组精益化管理。

2 基于绩效评价的班组精益化管理探索的目标

2.1 运检班组日常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缺乏现代化绩效考核管理手段。

2)无法对工单执行过程管控。

3)信息通道多样,缺少分类过滤,容易漏单。

2.2 项目目标

针对基层班组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绩效评价的班组精益化管理探索,将达成如下目标:

1)明确绩效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和班组成员信息,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将工作目标合理分工到每个班组成员身上。

2)关键信息收集通过对各个工作微信群的重要信息收集,并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快速、及时、高效地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

3)工单执行过程追踪实时掌控工作任务的执行状况,班组人员的信息互通,进一步促进班组成员对“五通”的理解和掌握。

3 基于绩效评价班组精益化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研究“班组工作任务全过程管理”模型

引入工作流引擎,完成班组工作任务标准流程的优化,实现班组工作任务全程闭环管理,明确班组长和班组成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 班组工作任务流程图

3.2 建设“工作环节绩效要因指标库”

依托“木桶原理”,针对最薄弱的环节设立考核指标,实现衡量流程绩效的目标式量化管理。各项指标的设立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要切实能够牵引员工明确工作重点,关键指标应具备标杆特征,指标值应具备易采集,必输入的要求。

3.3 设计“绩效要因指标评价标准”模型

运用数据爬虫技术,自动采集各项指标值,统计获得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评价指标的数量应合理,权重设计应符合实际工作情况,评价标准应客观清晰,最终评价结果应具备可指导性。

3.4 探索“个性化绩效优化建议”模型

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寻找达成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实现个性化的“专题研究分析报告”,辅助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工作。针对个人的建议包括:容易疏忽的安全规范、容易遗漏的工作事项、建议强化的工作技能、建议参加的专项培训等。

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实施方案

4.1.1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标

1)班组工作任务全过程管控。

2)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库。

3)设计绩效考核评价模型。

4)个性化绩效优化建议。

4.1.2 步骤二:制定研究计划

定义关键指标→研究各类知识模型→采集关键指标数据→开展系统建设→测试系统功能→部署实施试运行→提交研究成果

4.1.3 步骤三:具体研究过程

1)现场试验:引入爬虫技术,数据采集试验。

2)研究各类知识模型、知识库。

3)系统建设。

4.1.4 步骤四:研究结果及其反馈

1)撰写专业论文并发表。

2)部署实施班组绩效评价精益化管理系统,收集各类反馈意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研究成果。

 

2 系统拓扑图

4.2 技术路线

 

3 总体流程

4.3 研究方法

班组工单物资全闭环精益化管理系统系统总体架构如图4所示。

4 班组工单物资全闭环精益化管理系统系统总体架构

5 基于绩效评价班组精益化管理的创新点

1)动态实时收集多源微信群关键信息。

2)研究“班组绩效评价考核”模型,实现班组精益化评分管理。

3)基于手机APP的班组“移动工作台”应用。

6 效益分析

6.1 直接效益

实现工单上传下达以及实施过程的精益化闭环管理,能有效避免因传达环节控管缺失造成的误单现象,并能从结果管理提高到全过程管理;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以科学计算模型为核心绩效考核评定得到的绩效结果能客观、科学、公平地反映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有效提供班组管理水平,提高基层班组人员积极性。

6.2 间接效益

迎合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对运检日常管理精益化的要求,实现班组日常工作任务的闭环精益化管理,提高班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基层运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7 结语

绩效管理的推行能促使管理者和员工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改变。在新的薪酬体系下,绩效考核作为支持体系,需要进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有助于促进员工整体素质滚动式提升,以达到公司进步与发展,提升公司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映梅.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葛富贵.基于流程的绩效管理设计与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7,9(5)


收稿日期:2018-07-12

作者简介:肖国柱(1976-),男,湖北嘉鱼人,国网咸宁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工程师,技师职称,研究方向:变电和配电技术革新。

上一篇:航空公司飞行签派班组人力资源配置效能的思考
下一篇:10kV高压配电微机保护的故障分析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