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发明家、三誉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坤树,最近在抑制焚化炉发生戴奥辛的领域上又有新的突破。
他独辟蹊径,利用奈米热触媒可以有效便捷地抑制焚化炉发生戴奥辛。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卓著,成本低廉”。
利用奈米热触媒以抑制焚化炉发生戴奥辛之方法
低碳、绿色和环保是当今人类非常注重的发展趋势。张坤树利用奈米热触媒以抑制焚化炉发生戴奥辛之方法,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张坤树介绍,一般废弃物多夹杂有PVC塑料,一经焚化处理,即会产生危害人体的戴奥辛,所以各国政府正严格控制和防治。目前处理焚化炉所产生戴奥辛的方法多是利用活性碳、活性焦碳等吸着剂,但这种方法只是使戴奥辛吸收于吸着剂内,事后还需要利用水泥将吸着剂加以固化堆置,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还有一种被称为“气化熔融炉”的处理戴奥辛的方法,因为需要高温操作,不仅设备成本高,且伴生高温腐蚀问题,仍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情形。
针对目前各种处理戴奥辛方法的不足之处,张坤树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推出了该方法。其原理是,奈米体的表面残键因缺少共价电子关系而处于极不安定状态,所以奈米体一旦形成,表面残键即向其周围捕捉一个电子以求安定。张坤树称这种被捕的电子为表面吸着电子。由于表面吸着电子位于材料表面,容易受热、辐射、震动、摩擦、电场和相对运动磁场等作用而游离,并遗留原位回复成为具有极强烈化学还原力的残键,特称其为表面自由基。在热平衡状态下,游离的表面吸着电子和表面自由基数目相等。该方法就是在欲焚化的废弃物上,先行洒上奈米材料,并利用炉热使奈米材料的表面吸着电子游离,以发生表面自由基,藉其分解炉内戴奥辛类物,如能搭配硫酸铵之热分解所发生具极强还原作用的铵,则功能更加显著。可使焚化炉所排放戴奥辛类物厚度控制在国际标准(0.5ng/m³)以下。+
专家档案
张坤树,海军机械学校电机系,交通大学电子所工学硕士,清华大学物理所国家理学博士;曾任逢甲大学、中国医药学院教授,台湾省训练团讲座教授;中山研究院教授级研究员(已退休);现为三誉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张坤树是一位创新不息的发明家。他曾研发出一种高效率的电磁波吸收材料,这项技术1973年时交给了美国,美国把张坤树的实验数据成果列为“极机密”管制了30年。张坤树说:“美国隐形战机所用的材料,就是利用这个技术改进过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张坤树后来又发明了爆焊技术,自创了爆焊技术的专用炸药,如今在机械、化工、金属冶炼、造船等领域仍被广泛应用。他还建立了有关生命电磁的理论,并对纳米技术有很深的研究。
迄今为止,张坤树在其创造发明的征程上,已获发明专利27项。曾荣获国家发明奖金奖、国际发明金奖12项、银奖5项和铜奖6项;发明成就已录入《中国专利发明人年鉴》第十一卷;荣获“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荣誉称号;“中国第四届发明创业奖”;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铜奖;“中国时代改革创新科技发明奖”“全国发明创新优秀人才模范勋章”“发明创新行业著名专家”荣誉称号并荣获“2010长青发明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