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浅谈BIM驱动建筑业企业组织变革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9-01-1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建筑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一种新的技术理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得以产生,其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模拟实际项目信息,旨在有效控制实际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类资源,并实现资源更充分的共享。全球行业从业者已普遍认同BIM技术是“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的观点。 

早在2002年,我国建筑业开始引入BIM这项新技术。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维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模式和方法。BIM技术研究、教学、开发、应用和培训逐渐成为热门,建筑工程上下游企业纷纷加入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从客观上实实在在的推动BIM技术在我国的落地并取得不断发展,BIM技术的管理理念逐步被认知和接纳。 

1 BIM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在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BIM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数字化、协同化、模拟化和可优化的五大核心价值,成为传统建筑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的载体。从信息技术和行业发展角度来看,BIM技术成为实现“互联网+建设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可能决定着其成败。 

在“政府有要求,市场有需求”的背景下,BIM技术在中国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BIM被列入国家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内容,科技部支撑开展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住建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协同工作、“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推进BIM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和建筑工业化进程。作者尝试从政府、行业、企业和从业者等4个层面对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描述,详见表1 

BIM是建筑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BIM技术应用进一步走向广泛和成熟。 


表1 从4个层面描述我国BIM的发展情况


2 建筑业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方式遇到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和个性化,建筑业企业内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面临挑战。 

2.1 外部环境压力 

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借助“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很多行业获得新的突破,得以快速发展。伴随着创业创新热潮,“跨界”的知识整合诞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新的业态,传统的行业遭遇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浪潮的巨大冲击。 

建筑业亦受到冲击,国内外建筑市场释放的信息更多的是对透明、高效、低耗、环保和智能的期望。BIM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抬高了建筑业企业参与市场的门槛。 

2.2 企业内生动力 

需求侧的变化迫使供给侧及时做出调整。建筑业企业希望从市场持续获取机会,首要任务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如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质增效成为企业开展适应性能力建设的内生动力。 

面对技术和市场环境非连续的、难以预测的变化,建筑业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将表现出不协调,经营效率降低、组织绩效下滑、战略实施受阻,企业组织必须及时识别变化,并及时把握机会适应变化,否则必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局。 

2.3 传统组织架构效率降低 

BIM技术在信息传递方面,变传统的网状信息流为简明高效的辐射型信息流,采取协同作业的方式,对于组织资源的调配要求更加透明和便捷。BIM技术的实施短期内驱动建筑业企业流程调整,长期必将驱动建筑业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 

建筑业企业广泛采用的直线职能式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资源分配和信息传递都难以满足新技术的要求,改变则意味着打破现有平衡,迫使员工离开舒适区,会遭到既得利益者阻挠,阻力巨大。然而,新技术是大势所趋,改变势必发生。因此,适应性组织是决策管理人员在确保建筑业企业稳定的前提下做出改变以期提高竞争力需要考虑的内容。

 

1 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精益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3 适应性组织建设呼之欲出 

在企业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开展适应性组织建设,可以设定总体目标为通过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打破原有平衡,加快开展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要求,达到调结构、保稳定、促增长的目的。 

BIM技术实施所需的组织嵌入到建筑业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中去,建设一种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精益型组织结构(图1),促成融合共生的新工作方式,不失为建筑业企业未来组织结构发展的一个好思路。 

这种“倒金字塔”型的精益型组织结构明确了企业(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的供需关系,创新性的将客户/业主置于组织结构的顶端(区别于传统的职能型和矩阵型组织结构),充分展示了企业运营的核心和重点目标是客户的利益和价值。企业设置三个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层级关系明晰,在传统职能部门专业化分工细化的基础上,在建筑业企业面向市场的关键位置上设立经营中心,经营中心被赋予比其他二级职能部门大得多的经营管理权限,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经营中心的设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扁平化管理,而深入市场一线,直面客户的三级组织像一个个独立的“阿米巴经营体”,提高对市场环境的敏感度和迅速反应能力。 

4 结语 

BIM技术驱动下的建筑业企业组织变革势在必行,建筑业企业有必要适时建立适应性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的要求,更好的服务客户赢得竞争力。

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精益型组织结构体现出企业对市场和人才更加注重,组织结构呈现出学习型组织的特征,组织成员既是自身专业领域的能手和专家能深入展现专业技能的深入研究能力,又是边界相关专业领域学习的高手,能取长补短寻求专业间合作的最佳方式,不断提升探索创新的能力,促进组织任务优质高效的完成,对自身技能进行扩展和完善。与传统的组织结构相比,客户价值导向的组织结构的核心要素从领导决策转向市场客户需求,因此组织中的权力自然需要下放,组织制度需要重新定义,组织资源需要重新分配,以发挥新组织结构的更大效用。

企业新的组织结构的搭建有利于削弱企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职能分工,组织层级间的横、纵向控制与协调更加简明便捷,组织部门以团队的形式呈现,部门组成柔性化,能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体现出更好的适应性。伴随着组织变革的实施,在企业内部形成新的组织文化,创新型、学习型组织文化逐步成型,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集约化运营,真正做出规模经济效益,致力于打造“新常态”下新的核心竞争力,赢得未来市场。

 

参考文献 

[1]BIM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用书编委会.BIM应用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黄强.论BIM[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卢彬彬.技术变革环境中组织的战略适应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4]刘用.BIM技术驱动下的J企业组织变革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作者简介:檀会春(1985-),女,黑龙江绥化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水运专业委员会秘书,硕士,研究方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上一篇: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博弈分析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